第九百五十九章 种子!种子!

不知名王爷的权威是压倒性一切的,至少在樊楼,所有人在他面前只是草芥而已。

他只是一挥手,现场就是一片真空。

但这种真空极其煎熬人,常文越和康大官人虽然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有些无奈。

过了许久,常文越有些憋不住了。

“我倒是听说了一件事情,钟粟要将一名从良的风尘女子纳入书院。”

不知名王爷眼前一亮,他一下子明白了。

这似乎是个机会,书院是什么地方,那是传道受业解惑之处,怎么能让风尘女子进入,这还有规矩吗?

钟粟真是太胆大包天了,天子脚下居然要干出这种事情来。

不过,不知名王爷在想了想之后,还是否定了。

问题就出在天子脚下,如果是别的地方,或许还可以。

“只要有我那个糊涂的皇兄在,钟粟就算把青楼开在书院里,他也不会说什么。

常文越,本王知道你想将功补过,但此事恐怕不行,还是要另图良策。”

不知名王爷一说,常文越马上想到了此前垂拱殿惨败的事情。

当时在他看来,自己可以手握大义的,想要对付钟粟似乎很容易的。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钟粟居然覆手为雨,自己的一番滔滔宏论顷刻间化为乌有。

刚让他吃惊的是,朝廷之上衮衮诸公或者装聋作哑,或者选择了支持钟粟。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甚至可以达到倾覆大宋的地步。

当时的震惊过去后,他回国头来看看。

自己想得似乎有些过了,大宋朝廷依然正常运转。

如果还要那这个来说事,只是再走一遍失败之路而已,失败是成功的妈这话没错,但也不能把妈往死里坑。

王爷果然是非常之人,一下子就看清了问题的实质。

常文越本来还想拍一击响亮的马屁,可无奈之前的失败才惨痛,他都提不起精神。

“近些时候,一切行动停止,本王总有一种被盯上的感觉。

你们对钟粟了解太少了,也太大意了。

要知道,钟粟还有一个皇城司副使的身份,他要想动用一些资源,并不困难。

还有,尉迟宫铭这个老鬼神秘莫测,虽不在汴京,但却对这里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

不知名王爷显然考虑得更多,两人听后点了点头。

……

种师道终于来到了兰州。

他来汴京的时候快马加鞭,去兰州走得更快。

至于中途累死了多少匹马,他都没时间考虑。

可他到兰州治所,宣布了朝廷的诏令后,才猛人想到了一点。

自己一骑独行,运输马铃薯的马车还在半道上呢。

可惜辎重车辆怎么都走不快,否则就可以立刻试种了。

转念一想,这其实也不是什么问题,从现在开始立刻开展准备工作,先将暖棚搭建起来,然后种子也就差不多到了。

至于车上的透明琉璃,到时候再装上就可以了。

暖棚的制式构造,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钟粟有明确的交代,还给了他攻略,他一直随身带着。

他倒是不担心当地不配合的事情发生,一方面他是奉朝廷的诏令而来,另一方面他也是军中的老人,在西军中颇有威名。

行伍之中,实力才是第一位的,不会打仗,就算你再怎么能说会道也不行。

敌军来犯的时候,那得靠硬实力,拳头大才是真理。

所以不管是论权威性,还是资格,种师道都不存在问题。

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利益。

兰州和太原这些地方同属边地,但这些人却早在就听到了消息。

他们早就知道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情,也听说了高产作物。

行伍之中更多的是中下层人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土地,这就意味着收入永远就是可怜的那么一些。

可有了高产作物就不一样了,这就相当于凭空多出了好多土地。

另外,边地的粮草主要还得依赖内地运输,有时因为战事吃紧或者出现恶劣的天气,运粮队伍往往负担极其沉重,还往往不能按时抵达。

再说,运粮队伍也要吃粮,一批粮草运到前线,往往会消耗掉三成。

可生产建设兵团和高产作物的结合,一下子便解决了这些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种师道便不存在先要镇住这些兵痞的麻烦。

等到将兰州的驻军情况稍稍熟悉了一番,他便立刻开始发布了各项命令。

其实一路之上,他早就谋划了个七七八八,加上有张叔夜的地图做参考,需要如何驻军、如何开荒,已经大概心里有数。

兰州处于西夏和大宋的边境地带,大宋立国以来,宋夏两国曾多次在这片土地上反复争夺拉锯。

不但有西夏军,此处还时时有吐蕃人出没。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兰州本地的常住居民并不多,更多的是驻军。

种师道来到城关上,向北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峰处在一片苍茫之中。

越往远看去,青灰色的山峰逐渐变成了灰黄色,并和远处的天空连成一片。

就这么随便看看,种师道便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由于百姓太少,耕地自然就少了。

事实上,兰州周边耕地的土壤,比较肥沃的真不是很多,更多的土地务必贫瘠。

如果在这样的地方种植粟米,显然难以指望有多好的收成。

有事遇到了干旱,往往春种一粒粟,秋收零颗籽。

兰州周边的农耕种植,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当然,如果说还有好的方面,那就是有一条黄河奔腾而过,两岸还是有一些土地能够得到很好的灌溉。

种师道明白了,当初给他有详细的交代,果然是有道理的。

可他还是有一些纳闷,这马铃薯说是耐寒耐旱,在兰州这样的地方,真的还可以高产吗?

当然,他不会因此改变钟粟的计划。

他当时在汴京大学的时候,就参观了钟粟的温棚作物实验。

也听说只要顺应时节,收成同样还是不错的。

可惜的是,钟粟给他的琉璃还是少了很多,试验温棚恐怕不变发展太多。

也就是说,第一年的种植,种子还得尽可能保证成活率。

种师道的目光又开始转向了东方,那里是汴京的大概方向。

种子!种子!

种子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在距离兰州还有两百多里的地方,有两辆马车在匀速奔跑。

两辆车上,一辆满满地装着种子,最多的是马铃薯,还有部分的甘薯和玉米。

另外一辆车上,自然是一车无比精贵的琉璃。

虽然没有一片能够达到后世完全透明玻璃的效果,但能弄出这样的,已经非常难得。

为了确保这两辆车的安全,朝廷不惜派出了一支平时押解饷银的部队。

可即便如此,还有人觉得担心。

成色如此上好的琉璃,拿出去就可以直接变现,哪怕是走私也很抢手。

至于种子,这可是大宋的命脉,更是不容有失。

三天后的傍晚时分,两辆大车终于在一彪人马的护送下抵达兰州城。

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兰州驻军迅速接手了这两车尖货。

护送的人马和随行军另行安置,等歇乏一番之后还得抓紧回汴京复命。

兰州府衙门的大院,被前来看热闹的众多官员挤了个水泄不通。

边地因为管理人数较少,自己也不会有庞大的机构。

但兰州此处地势纵横,人口不多却很分散,这就意味着还是不会节约下多少官吏。

再加上此次种师道的使命非常不一般,周边各县听到消息的官员都几乎赶来了。

他们太好奇了,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农作物,居然可以号称高产。

当然,也有少数人纯粹是为了看笑话。

在他们看来,大宋也算够拼了。

可拼来拼去,还不就是那些因为利益很诱人吗?

现在好了,如果能够证明这几种高产作物名副其实,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可世间究竟有这样的东西吗,至少在兰州停留世间太长的官宦,对此充满了怀疑。

有些头脑机敏的,早就开始打主意了。

自家可是有不少田产,如果全部种上,然后能够卖出去,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至于这些东西的食用效果怎么样那是,水都不知道,但只是听说味道还不错。

一口麻袋打开,露出了鸡蛋大小的马铃薯。

众人看到的第一眼,并也没有带着多少的惊艳。

不管是马铃薯还是甘薯,样子似乎没有多少出众的地方。

“种将军,此物真的可以吃吗?味道如何?”

一名参军忍不住问道。

“当然是可以吃的。”

种师道不仅想起了在汴京的一些经历,更是想到了钟粟的土豆宴。

酸辣土豆丝、炸薯条、拔丝土豆、土豆炖红烧肉……、

不管是自家想到的,还是没想到的,种师道都一一感受了一遍。

马铃薯绝对是个好东西,这就是种师道的结论。

所以不管怎么样,钟粟交代的事情,一定得办好。

朝廷委托给自己的任务,一定要彻底实现。

种师道随后拿起了一颗鸡蛋大的马铃薯,心里默默想着:如果能够再大一点就好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