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大晟府

经历了之前的某些事情之后,洪六对钟粟彻底臣服。

钟粟可不仅仅是赵佶的臣子,最主要的身份居然是兄弟,还是那种不掌兵的。

这样的兄弟太让人放心了,大宋的皇帝就喜欢这么玩。

“钟侯,今日到底是什么事,奴才真不知道,一丝风声都没听到。”

洪六满脸堆笑地说道。

“滚!”

钟粟回答他的就是一个字,然后加快步伐想延福宫走去,顺手向后抛出了一枚银锭。

洪六一愣,几乎以饿虎扑食的速度接住了。

倒不是担心被别去抢走,他目前的什么,没有人敢打主意。

洪六跟担心银锭砸在地上动静太大,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内侍拿臣子的钱,完全就是公开的秘密,但公开的秘密也是不能公开的。

钟粟穿过一小段连廊,便进入了延福宫前殿。

赵佶正在低头看着一本书,钟粟不确定赵佶要干什么,以最为正常的方式行礼,但这次没有直接坐到大沙发上。

“坐啊,坐。”

赵佶倒是有些不习惯,钟粟来延福宫的时候,只要不是和其他大臣一起,一般都是直接坐到沙发上。

看来没什么问题,钟粟算是放心了,马上豪不犹豫就坐。

前一天朝堂上的事情,钟粟还历历在目。

虽说最后看赵佶的表现,对高澄很是不满,但君心难测这四个字钟粟还是知道的。

不管怎么样,对于御史这种特殊的生物,皇帝也是不敢轻易得罪的,想做明君更不能得罪。

非但不能得罪,还的时刻保持一种从谏如流的状态。

哪怕御史的参奏有失偏颇,那也是能忍则忍。

对于钟粟而言,虽然之前的朝议上,他已经将高澄驳斥得狼狈不堪,甚至得到的群臣表面上的拥戴,哪怕是资历巨深的刘御史都看不下去了。

但这些未必能说明什么,虽然党争算是被大体消除了,但朝廷中的水依然很深。

就像这次高澄突然对自己发难,根本就防不胜防。

之前总觉得常文越那里有问题,但这次常文越压根就一点儿都没参与。

这样的做法很是令人费解,钟粟越觉得,这件事情实在太耐人寻味。

不过看赵佶目前的态度,显然没有对自己不满。

有这一点就足够了,起码这个靠山暂时还没有问题。

“不知官家召见有何吩咐?”

“哈哈哈,钟卿家,不,老钟,朕得感谢你啊。”

赵佶说着,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副样子反而让钟粟觉得莫名其妙,之前还猜测,会不会自己在朝堂上表现有些尖锐,还担心赵佶可能会不满意,看现在看这家伙的样子,哪里有一丝不满意。

似乎不没有不满意,还带着一阵阵兴奋。

总之,赵佶现在的态度,实在让钟粟有些难以理解。

“官家这是何意,为何要感谢下臣,下臣承当不起。”

“老钟,御史台那些家伙,我一看见觉得碍眼。

但你也知道,这些人有时当然也能说出一些有用的,但很多时候,就是哗众取宠。

今日这高澄,从来都不会谏言,可一出口,却大放厥词,实在是可恶至极。

好在钟爱卿智计过人,轻易就将这小子给制服,真是大快人心。”

赵佶越说越激动,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甚至开始走来走去。

看那副兴奋的样子,钟粟都不知道这赵佶到底受到了多少御史的毒打,这次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官家,下臣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这时候可不是表现自己的时候,能低调还都得低调。

钟粟这时也算是真正明白了,原来这赵佶对御史台的某些人不满,可自己又没法随便穿小鞋,钟粟敲在这个时候帮赵佶出了一口气,赵佶当然非常高兴。

至于钟粟担心的那些情况,赵佶也许根本就没多想,或者说想到了,但并不在意。

“老钟,兄弟就是兄弟啊,以后在朝堂之上,如果还有这样的人物,你尽管说自己的看法,不必有什么顾虑。”

赵佶一激动,差不多向钟粟做了明确的承诺。

这就意味着,赵佶以后不方便对付的御史,自然可以交给钟粟去对付。

钟粟突然觉得有点儿不爽,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以后得罪人的事情居然都归自己了,赵佶这家伙太精了,怎么能把自己玩死里坑呢?

没办法啊,谁让人家是皇帝呢,人家要不讲游戏规则,谁也拦不住。

“官家放心,只要是对我大宋有利之事,下臣定当竭尽所能。”

钟粟含糊地回答着,赵佶其实也就随口一说,这会儿还沉溺于兴奋中,对于钟粟的回答并没有多想。

赵佶点了点头,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对了,钟卿,你不是说孔老夫子有‘六艺’嘛,朕看要不这样吧,这别的我大宋其实也算有了,至于这‘乐’,钟卿有什么想法?”

赵佶这么一说,钟粟微微一惊。

他马上想到了一个历史事件,大宋主管音乐的机构,名叫大晟府,就是赵佶提议设置的。

而且这大晟府的第一任大司乐正是据说和李师师有一腿的周邦彦。

不错大晟府是1105年成立的,此时的周邦彦还没有进入赵佶的视线,他还在做校书郎。

但此时的周邦彦,已经有不少词作在文人中流传,已经处在的上升中。

“官家思虑周全,我大宋的确需要此次一官署,臣建议就叫‘大晟府’吧?”

钟粟意识到,这或许还是个好机会。

虽然自己的书院讲究务实,但必要的精神生活还是要有的。

“大晟府?”

赵佶念念有词,在地上踱来踱去。

“好名字,就叫大晟府,这个名字不错。”

赵佶显得喜不自胜,他本来就是个爱好艺术的皇帝,除了绘画书法,对于音乐同样感兴趣。

以往倒是没多想过,经过前一天的朝议,赵佶突然意识到,生活中怎么可以没有音乐。

这一天敲让钟粟来见自己,便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他还是没想到,钟粟不但支持他的做法,还将官署的名字都想到了。

“钟卿,你一想看人很准的,这次又没有合适的人选?”

钟粟明白,既然要办音乐管理机构,自然得挑选一些牛人坐镇。

而最重要的,自然是大晟府的大司乐了。

倒是便宜了周邦彦,要知道在真正的历史线上,他还要再干几年校书郎,才会被赵佶发现。

可现在不同了,有钟粟的建议,情况会立刻变得简单而有效。

“下臣倒是听说过一人,校书郎周邦彦神宗时为太学生,撰《汴都赋》,受到神宗皇帝赏识。

此人精通音律,还创制不少新词调,倒是颇有名气。”

钟粟知道,周邦彦真正出道的机会来了。

“此人朕也曾经听人说过,原来钟卿也知道。

也罢,既然钟卿都推崇,想必不会有错。”

赵佶对钟粟的识人之能极为信任,一开始还有些奇怪,但现在他已经没有兴趣追究是什么原因。

赵佶接着说道:“洪六,传周邦彦。”

洪六立刻答应着去了,今日召见钟粟,他是真吃不准是什么情况。

现在听两人说说笑笑,洪六轻松了许多。

两人没有闲聊多长时间,洪六已经将诚惶诚恐的周邦彦带来了。

周邦彦可不是钟粟,虽然在神宗一朝是也混得很牛,但这毕竟已经成为过去。

刚一进入延福宫前殿,他便连忙行礼,甚至都没注意到一旁的钟粟。

“周卿,真听说你颇通音律,度曲作词无一不精。

既然如此,给你一样差事吧。”

赵佶没有立刻说清楚,他要看看周邦彦的反应。

“承蒙官家厚爱,能为一校书郎,已经是对臣的天高地厚之恩,臣不敢奢求。

官家如果另有差遣,臣定当竭尽全力。”

不得不说,周邦彦回答的非常得体。

钟粟也不由得刮目相看,这家伙不仅仅会和李师师约会,面君也很有经验。

周邦彦的回答,赵佶很是满意。

不过,只会说话,可干不了这个大晟府大司乐。

接下来的谈话,显然进入了专业领域,赵佶这家伙的学问的确很是广泛,他对周邦彦问到的很多问题,钟粟听得一知半解。

到了后来,两人还说到了什么燕乐半字谱、工尺谱之类的东西,钟粟几乎一句都听不懂,但赵佶和周邦彦却谈得意兴盎然。

周邦彦也不谦虚,看到赵佶颇有诚意,自然拿出了几首新制的词作,两人又是一番品评。

“周卿,朕于建一大晟府,你为大司乐,另有典乐、大乐令、协律郎等,你觉得如何?”

赵佶要升周邦彦的官,周邦彦其实已经月末猜到了。

只是突然要成立这么一个大晟府,还是让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陛下之名,臣自当遵从,只是这大晟府的大司乐,臣有些愚钝……”

这话说得很实在,赵佶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无妨,大晟府自然是研究音律。

朕对你知道的不多,但有人却举荐了,那自然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

“哦,有人举荐我?官家,可否告知,我要感谢感谢他的。”

周邦彦一脸的惊异,居然还有人举荐自己。

要知道,自己也有一波朋友,但眼前这种事情,根本不存在如何控制的情况。

所以,周邦彦很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