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臣子的终极追求

向太后彻底无语,不过对于她来说,长公主是朱太妃所生的,跟她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是自己的女儿,钟粟说得如此轻率,她一定不会太痛快。

总之,这个话题除了让她对钟粟有了新的认识之外,还真没有多大的意义。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钟粟居然说到了一个叫小然的姑娘。

向太后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她很想知道,钟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喜欢的姑娘又是什么样的?

“不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

你刚才说等赚够了钱,就要迎娶一个叫小然的姑娘,是这样的吧?”

向太后不再长公主的问题上面纠缠。

“是啊,太后没有听错,我的确是这么说的。”

钟粟说话的时间,一小盘精致的细点已经被吃完了,顺口称赞了一句:“宫中的糕点就是好吃,不错不错。” 大宋教书匠 来自我爱看书网,,

“哀家倒是好奇,这小然又是谁家的姑娘,难得让钟侯爷如此上心?

此外,你现在已经是侯爷之尊,现在迎娶难道不可以吗?有什么问题告诉哀家,哀家为你做主。”

对于钟粟对糕点的评价,向太后选择了忽略,她更在意的是钟粟口中的小然。

“小然是渤海郡王尉迟恭铭的女儿,老小子之前说了,他的女儿不会嫁给没有功名的人。

事实上,我认识他女儿的时候,只是登封王庙村蒙馆一个教书先生而已。”

钟粟说完,向太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好像听到了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笑话。

向太后眼里的钟粟,一向都是顺水顺风的,之前居然还有过这种吃瘪的黑历史。

听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忍不住笑的。

另外让她死活没想到的是,他看上的居然是渤海郡王尉迟恭铭的女儿。

“尉迟恭铭,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当年的渤海郡王也算是一号人物,太祖鼎定天下天下之时出力不少。

封王之后,高怀德便寄身山水林泉,从此不再过问朝中之事。

听说后来他的子孙进入了商贾业,不过家中因此似乎还发生了一些内乱。

这些事情不说也罢,哀家倒是有些不解,你如何会认识他家的人?”

向太后更加不解,这钟粟本事不小。

“太后不是说他家内乱嘛,一家人离散了,女儿小然流落登封,小子自然就认识了。”

“原来也算是患难之交,这倒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怎么,当初尉迟恭铭不答应,现在你可是侯爷之尊,他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宋朝除了开国大将之外,分封的异姓王并不多。

向太后从皇家的角度考虑,对这些异姓王其实没有太多的好感。

再加上这都一百年了,更是没有多少想法了,这时候反而对钟粟有些抱打不平的意思。

“估计尉迟恭铭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不过小子大业未成,暂时还不想考虑太多的事情。

小然现在主要帮小子经营汴京大学商业街,迎娶倒也不急于一时。”

这种事情,向太后不问,自然没必要多说。

“你小子的确让人刮目相看,又是公主又是郡主的,皇室贵胄子弟都有所不如啊。”

向太后难得调侃了一句。

“太后就别取笑小子了,不过小子能有今天,还不是因为先帝垂爱、太后恩宠嘛。

这些恩德小子心里有数,自然是要涌泉相报的。”

“行了,你就别贫了,哀家已经是风烛残年,钟卿不是外人,有些事说说也无妨。

我大宋看起来繁花着锦,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这大宋国祚到底还能延续多久,哀家一想就觉得悲从中来。”

向太后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一些事情。

钟粟也微微吃惊,向太后算是经历了无数风雨,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数。

西北连年的战事,大多时候,大宋朝廷总是要采取币银换韧平的方式。

谁都知道这样的做法是饮鸩止渴,但却又不得不如此。

别人知道,就算嘴上不说,向太后心里自然也明白。

“不说这个了,之前问过你,你虽算不上富可敌国,但现在就算是樊楼也对你不敢小视。

你到底有什么打算,能否对我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交个底?”

向太后的语气丝毫没有了太后的气度,居然带着一种普通老妪的感觉。

钟粟甚至被有所感染,但他还是明白一点,向太后不管表现出什么样子,她代表的就是赵家的利益。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钟粟可不是新入朝堂的傻白甜,有些事情即便到死都是不能说的。

赵煦就算之前和自己称兄道弟,有些事也是不能说的。

赵佶登基之前也和自己称兄道弟,现在仍然有事会找自己商量。

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两者的关系实际上还是咫尺万里,一旦把握不好,绝对没有好事的。

可问题在于,如果自己什么都不说,向太后同样会有忌惮,甚至会更严重。

“太后既然动问,那小子今天也放肆一回,望太后原宥小子的狂悖之言。”

太后一听,点了点头,钟粟接着说道:

“小子是有几个钱,当然,不少都投到了书院中。

可太后想过吗,我一人有钱又能如何?

如果大宋能够人人如小子一样有钱,小子宁愿做汴京马行街上一代写书信的落魄书生。

到时候随便写几句话,写一封家信,也足以糊口。

所以,小子的目的就是想让我大宋有朝一日贯朽粟腐。

再进一步,那就要让蛮夷胡虏远遁漠北,不敢来犯。”

钟粟说得掷地有声,一方面是他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当今太后跟前,自然要表现得越大义凛然越好。

“钟卿存泼天大志,胜过了我大宋满朝文武。

哀家算是明白了,你兴办书院,成立多个学院,培育文武之才,就是要让我大宋朝臣文可定国武可安邦,钟卿真可谓是国之栋梁。”

太后一开始真对钟粟的折腾有些想不通,现在她终于明白了。

以前一度对钟粟疑心生暗鬼,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但回过头来仔细一想,就算钟粟谋图晋升之道,那也是理所应当。

相君辅国,功成名就,这不就是大宋臣子的终极追求吗,钟粟这么想自然无可厚非。

不过想归想,向太后还是想再探一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