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山坳藏军

吃饱喝足后,一群人心满意足的准备回程。

不过,就在这时,因为辣的受不了而跑去寻找山泉水,一去却去了大半个时辰的虞武忽然猫着腰,脚步放得极轻的小跑了回来。

从他略带一丝急促的神情看来,似乎是发现了什么奇异之事。

“轩哥,有情况!”

听到虞武这话,几人都是应声而动,呼啦啦都捏紧了手中的武器,生怕虞武所说的情况,是那群逃散的土狼杀了回马枪过来。

见此一幕的黄轩心中反而比较满意。身为军伍中人,要得就是有一颗警戒之心,随时随地,无论在何处都保持高度警惕,如此,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虞武匆匆喝了一口水,把方才察觉到的那件事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原来,刚才他寻了个山泉清澈的所在,正准备好好洗一洗满口的辣味,却透过树丛缝隙,看到远处山道上有人经过。

此处位于大山边缘,有人经过其实毫不稀奇,况且现在也算不上是什么特别的时期。

可让虞武奇怪的是,他所见到的那两个人,身上居然穿了一套皮甲,全副武装,手上武器精良,根本就不是寻常山野之中的猎户农人。

跟着黄轩这么久,虞武也是心中多了不少的警惕,陡然看到这么两个兵卒模样的人出现,不敢大意,连忙收拾了一下就,猫着腰跟了上去。

他一直跟踪了半路,发现这两人并非下山,反而是朝着深山老林中而去。

这么一直走了好几里山地,最终才看到那两人拐进了一个小山坳。

那个小山坳掩藏在大山当中,显得极其隐蔽,虞武小心观察过了,里面就跟小树林中一样,已被改造成了一个营地。而营地中人声鼎沸,不少穿着同样衣甲的士卒正在训练,粗略估计至少不下两三百人。

“这山坳深处,藏了一个营地?”

黄轩眉头轻皱,对虞武所说的话他自然深信不疑,低头沉思了片刻后,立刻做出决断:“大家收拾一下,一起过去看看再说。”

“好!”

几人一向以黄轩马首是瞻,闻言也不质疑,一个个整理好武器,轻装简行,在虞武带路之下,朝着那处神秘小山坳而去。

果然。

转进了山坳中,面前是一片平整过的土地,搭建了一排排木屋,而平地上果然是有大群士卒正在卖力操练。

“奇怪……此地怎么会有一支队伍?”

“莫不是太守安排了精兵在这边操练?不过瞧上去这些兵卒的衣甲,和本郡士卒的不一样啊。”孔彪经常在军伍中出没,一眼就看出了此地操练的士卒和正规会稽兵卒的不同之处。

“这些人看上去也不像是乡勇,我们诸城除了马弓步兵,并没有听说还存有其他队伍。况且……兵甲齐备,人人健壮,这……不会是乌伤那边跑来的山越贼?”

华治压低身影,面露凝重之色,忍不住沉声问道。

山越贼?

听华治这么一说,人人脸上都露出惊容。山越贼可不是流民或者一般强盗可比,势力极大,可以占城据地,据说江东有几郡早已被山越众掌控了,政令不施,根本不从王化管教,动则杀人灭族,凶残的很。

但自打会稽太守王朗上任后,重用虞翻等有志之士,早几年的时候,还有小股山越贼在乌伤、余姚等地活动,这几年却已经绝迹了。

难不成真是山越贼,悄无声息渗透进入诸城搞事情?

“不像。你们看地面、看那营房,瞧样子这群人应该在此地已经盘恒了不少时日,如果有这么一股山越贼出现,早就攻城掠寨,打下我们诸城为祸了,绝不会长时间逗留在山野中……”黄轩目光深沉,盯着山坳看了良久,紧接着摇了摇头做出了判断。

“不是山越贼?也不是正规军卒?那……难道是那个郡内大户藏在这里的私兵?”孔彪纳闷道。

这话倒是提醒了黄轩。

黄轩微微凝眉,脑海中闪过上次在乌伤县虞翻房内见过的地图。

印象中,诸城范围内并没有标注出任何的红点位置,也就是说,诸城没有焦家私兵。

然而……虞翻的侦查未必到位,极有可能是焦家在诸城同样藏有兵马,只是未曾被察觉到而已。整个诸城甚至是会稽郡,能够不声不响拉起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而且没有惊动任何人。

除了焦家,再无其他人有这样的能力。

黄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脑海中有一个大胆念头在闪耀:“此处据点,很有可能是焦家最新开辟出来的据点,第一用以操练士卒,第二,隐藏在诸城不远,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想到了这里,他不禁暗道一声侥幸。

倘若自己没有前来抓捕什么黄鼠,没有发现这山坳中的藏兵,过段时间,父亲黄昭配合太守王朗铲除焦家时,漏掉了这处据点,指不定就会给诸城百姓带来滔天大祸。

毕竟以营地中这支人马装备的精良程度来看,就算没法在会稽郡掀起风浪,打一个诸暨县城却是绰绰有余的。

幸亏老天保佑。

想明白这节,黄轩不再迟疑,暗中记清楚了这山坳的位置,便和虞武等人悄无声息的原路退了出去。

绝不能打草惊蛇了。

回到乱石滩后,几人即刻拔腿狂奔,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城内。黄轩让虞武等人继续回去继续操练,自己则是直奔县衙而来。

“我父亲呢?”

此刻的县衙大堂里空荡荡的,只有两三个无精打采的公人在打瞌睡。

黄轩猛然之间发出的一声喊,倒是直接吓得几个打瞌睡公人手忙脚乱起来。

一看是县令公子前来,两个公人登时一脸谄媚的迎上前。“轩公子,您怎么来了?快给轩公子上茶!”

黄轩无暇理会他们,轻哼一声问道:“我父亲呢,怎么今日没有上堂?”

“今日是秋收之日,县令大人和城中稽老、各姓族长一同下乡去了。”

“秋收日?”黄轩一呆,随即回味过来,在古代,讲究民以食为天,春耕秋收才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这年代每到春分时节,就连天子都会亲自下地,鼓励农耕。相对的,到了秋收的日子也极其隆重,毕竟有一个好收成,当年就能纳更多的粮食,无论官民都能保后半年衣食无忧了。

当然……

这些年朝廷法度混乱、朝纲败坏,处处军阀作乱,汉献帝刘协自顾不暇,整日里只能提心吊胆度日,尤其是董卓迁都洛阳以后,有段时间刘协过的可是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哪还有心思教化万民,去管什么春耕秋收。

反倒是在相对安定的江东之地,还保持有这一良好传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