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好像她不是下人

武王和王妃也是见了这金簪才相信东叔,将人藏了起来。

后来宫里传出消息,明励的母亲难产,母子都没保住。而后过了没多久,又传出了文帝重病的消息。

金簪成了明励母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这些年他一直小心保存着,因此并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

若不是机缘巧合周媛发现了,恐怕他还不知道母亲的死因。

都过了二十多年,这簪子的东西肯定都没了。但他这些年一直将簪子放在一个玉盒中,想来那玉盒里定会有些线索。

想到此,明励坐不住了,着急想要回府。

周媛也理解,和他一起离开了蓬莱仙居。

明励先一步骑马回去,周媛回到酒楼后换回衣裳,坐上了马车。

等周媛回到王府,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了。

下了马车,周媛没有急着去找明励,而是先去了王妃的正院。

王妃一脸倦容,靠在迎枕上看着手里的画卷。听到周媛来了,她即刻将画卷交给丫鬟放好,换上了一副淡定从容的表情。

“回来了?”王妃淡淡开口,“酒楼事忙完了?”

“忙完了,本不是什么大事。是掌柜的记错了上个月的账。”

周媛出门找的理由,就是东升酒楼有事。因她商行大掌柜的身份,王妃自然允了。

“既然没什么大事,日后你也少出去罢。姑娘家,好好地待在宅子里就行,外头的事交给下人们去做就行了。”王妃难得这般说道。

周媛心中疑惑,怎么王妃的语气听起来,好像她不是下人?

王妃对她的态度,周媛一直心知肚明,这会儿突然变了,让周媛有些异样。

“这本就是民女分内之事,总不能因病就推脱了。”想了想,周媛这样回答道。

“罢了,现在还能容你这般胡闹,等日后成了亲,你若还这般,我可是要生气的。”

王妃这几句话,犹如一道惊雷,丢如周媛脑海中,炸的她久久没能回神。

见她呆住了,王妃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你这些日子循规蹈矩,还算不错,若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不逾越,这府里多你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周媛还在发愣。

一旁的绿菊见状,推了推她,低喝道:“还不快谢过王妃?”

周媛被她一推,清醒过来,忙跪在地上。

“先别忙着谢。“王妃摆摆手,突然换上了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我并没同意你嫁给大公子。”

周媛一颗心又揪了起来。

王妃这是何意?一会儿肯,一会儿不肯,难道是耍她玩儿吗?

王妃盯着周媛的眼睛,缓缓道。

“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嫁给大公子,但有一点你须知道。大公子是王爷的义子,日后分家他是分不到什么的,且成亲后要搬出王府自立门户。“

说到这儿,王妃歇了口气,见周媛低垂着头,目光顿了一顿,温言道。

“另一个选择么,就是嫁给世子。“

“世子?“

周媛的眼神顿时变得怪异无比,这王妃该不会是糊涂了吧?她这样的身份,连嫁给明励王妃都觉得配不上,怎么会同意让她嫁给明召飏?

“你还发什么呆?世子爷一表人才,日后整个王府都是他的,跟着世子爷总比跟着大公子有出息。“

绿菊推搡着周媛,低声劝道。

她话中的语气,让周媛一下子明白过来。

这是想叫她给明召飏做妾?

周媛心底冷笑一声,看向王妃,眼神变得清澈而又明亮。

“王妃,明人不说暗话。您既知道我和大公子之间的情意,还说出这般话,是要挑拨大公子和世子的关系么?“

周媛朗声说道。

王妃和绿菊同时一愣,周媛的反应完全出乎她们的意外。

在王妃的预想中,周媛可能会犹豫,可能会坚定不移,也可能会虚情假意。但她却没想过,周媛会直接了当指出她的意图。

王妃并未惊慌失措,优雅地端起茶盏,清凌凌的目光看着周媛。

“你这丫头,确实聪慧,怪不得砺儿对你如此上心。“王妃慢悠悠地开口,“好了,别跪着了,先起来吧!“

绿菊觑着王妃的眼色,忙将周媛扶起来。

周媛抿着唇不说话,只拿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望着王妃。

饶是王妃修炼多年,也心底发虚,轻咳一声,移开了目光。

“其实你与砺儿的事,王爷已经同意了。我方才那么问,不过想看看你的决心。“王妃叹了口气,“砺儿虽不是王爷的孩子,但却是我们养大的。日后王府的纷争,他壁不开,也躲不开。他的妻子,必须给他足够的助力,才能让他在府里的纷争中屹立不倒。这也是我起初不同意你的原因。“

听了王妃的解释,周媛沉默了。

她知道王妃口中说的纷争,就是指日后的夺位。武王府的筹谋和野心,周媛早就知道。

若是为了她自己着想,周媛自是巴不得躲得远远的,可一想到明励……周媛就不想置身事外。

或许她不能像那些高门仕女一样给明励助力,但她也能发挥出她的力量来帮助他。

王妃见周媛低头不语,从旁拿出一封信来递给她。

“这是前些日子王爷收到的一封信。“

周媛抬起头,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迹,顿时瞪大了眼睛。

“清姨?“

她急忙接过信打开,迅速浏览了一遍。

原来,大伯一家在年前回到兰溪村,将周媛“意外身亡“的消息带了回去,周老婆子和周显瑞伤心不已,可周远文却不信周媛就这么死了。林清霏也不信,向薛国栋去信,又写了封送到王府。

信中满是对周媛的担忧,以及对武王的斥责。看得周媛感动不已。

“王爷是因为清霏之故,才同意你与砺儿的。“王妃又道,“你是她唯一的弟子,有些东西就不必我再多说了。“

说罢,王妃又让绿菊取来一个锦盒交给周媛。

“这东西,是我早年偶然所得,便当做是给儿媳妇的见面礼吧!你好好收着,日后说不定有用的到的地方。“

说完这些,王妃也累了,让绿菊送周媛出去。

待两人一走,墨菊从里屋悄然走出,低声问:“王妃为何将那东西给她……“

王妃抚着手腕上的翡翠手镯,神情怅然。

“我活了快四十年,做过的唯一一件后悔的事,就是当年对林家袖手旁观,以至于清霏这么多年都不曾联系过我们。“

王妃当年和林清霏的关系,亦敌亦友,虽然表面上不合,但实际上是将对方放在心里的。更何况,当年武王和林家颇有交情,林清霏就像是他妹妹一样。

“王妃您也有苦衷。“墨菊劝道,“事已至此,您在想这些又有何用?“

王妃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再说另一边,周媛捧着锦盒回到湘竹院,将丫鬟们都遣出了屋,关上房门后,这才打开那锦盒。

锦盒里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只是一本书。书也不是什么珍本孤本,是最常见的《诗经》。

封面边缘有些毛了,显然是被人经常翻看的。

周媛一页页仔细看着,想从这上面找出些不同之处来。可直到她翻到最后一页,也没有发现这本书有何不同。

“王妃送这本书给我,究竟有何深意?“

周媛可不相信王妃此举是随意为之,她和王妃接触了这些时日,对她还是有些了解的。王妃此人从不做无用功之事。

周媛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将《诗经》放回锦盒。原本她想将书藏好,但仔细考虑过后,周媛将书拿了出来,放在了书案上,又从梳妆盒里挑了支步摇放进锦盒内。

片刻后,几个丫鬟走进屋,见到桌上的锦盒,都面露惊奇。

这锦盒是用蜀锦包的面,蜀锦不是最美的锦缎,但却是最稀有的锦缎。每年进贡给后宫的也就几匹而已,王府能得上一块已是难得了。

银珠忍不住走上前摸了一把,入手温凉,光滑无比,她不由面露歆羡。

“姑娘,这是王妃给您的吗?里头装了什么好东西?“

“也没什么,不过是支步摇簪子。金钏,把东西收好。“周媛淡淡说道。

金钏瞥了银珠一眼,快步上前将锦盒抱起来走进内室收好。

银珠讪笑一声,眼珠子一转,又道:“王妃对姑娘可真好,隔三差五就送东西过来。这府里的几个姑娘,都没咱们姑娘这般受重视呢!“

“你这话说的,难不成在指责王妃偏心不成?“刚进门的胡妈妈沉下脸,斥道,“若再让我听到一句这类话,甭管你是谁塞进来的,都给我滚回去!“

胡妈妈一进门,银珠脸色顿时一变,咬了咬牙,恨恨地跺了跺脚,转身跑了出去。

胡妈妈是湘竹院里的管事妈妈,平时负责教养小丫鬟,对几个大丫鬟的行为举止也有监督。

平日里胡妈妈一声不吭,也不往周媛面前凑,但几个丫鬟婆子对她都十分畏惧。

选秀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太后对此次选秀十分看重,从一大群闺秀们当中选出了二十个美貌多才多艺的女子们。

这些女子住进了宫里,抽签后分在了两座宫殿里,每日有嬷嬷来教授各种东西。

这二十人自然不会都被圣上收纳,按照以往选秀的规矩,都是圣上选了之后,再由皇后或者太后从剩下的人选中挑几个出色的赐给几个王府。

这赐人也是有讲究的。

因这些秀女身份高贵,入王府自然不可能为妾,基本上都是为王府公子们的正妻。当然,也有那例外的,赐给王爷为侧妃的也不少见。

二月二十六是太皇太后的寿辰,届时宫中会大摆宴席,邀请文武百官和宗室勋贵入宫赴宴。那一日,其实就是为了让诸位秀女在人前展现才艺。

距离寿宴还剩不到一个月,这些秀女们为了博一个好前程,都努力地练习。

当然,也有那卖命给人使绊子的。只是,这些秀女的一举一动都在人监视之中,又任何异动都瞒不过太后。她们的阴谋算计,哪里是在后宫几十年的太后的对手?

这段时间,武王府也并不安宁。

不知从何处传出些流言,尽对武王府不利。

如那些欺上瞒下、克扣下人的常见流言,人们早已见怪不怪。可这其中的一条,却让人倍感惊讶。

传闻武王义子,武王府的大公子明励,八字极硬,克父克母克妻,是天煞孤星之命。

这传言一开始流传出来,人们嗤之以鼻,可经有心人分析后,人们发现还确有其道理。

都知道流晏公子父母早亡,是武王在边疆偶尔遇之,见其可怜将其收留在府里。当时王妃刚失去第一个孩子,对此子十分上心,将丧子之痛转移到他身上。武王见王妃如此喜欢此子,便将其收为了义子。

这宗室收义子可不是说说而已,须禀命圣上,出具缘由,然后才能记在皇室玉牒上。

为了能将明励的名字记在皇家族谱,武王费了许多功夫。

明励是皇室子弟,虽然地位比较尴尬,但这一点毋庸置疑。

除了父母早亡外,明励还订过两次亲,结果头一个未婚妻病故,后一个未婚妻被抄家灭族。

这一桩桩一件件列举出来,让不少人都相信了那流言。

自然也有质疑声,最多的便是武王和五王妃好端端的,没有被克。

然而很快就有人出来反驳了。武王夫妻二人可是皇室贵胄啊!八字极其贵重,怎么会被克?

这一番言辞,听起来是反驳,实际上却是坐实了明励那克人言论。

一时间,京城小小的门第里,都对明励讳莫如深。

很快,太皇太后的寿辰到来。

在寿宴上,一众秀女们表现出色,其中最美的那位秀女被圣上看中,当场封了丽妃。

太后做主,将她看上的八位秀女都收入了后宫,按照其背后势力封了妃嫔。

剩下的十几位秀女,除了犯错的三人外,其余都被指给了皇室弟子。

这首当其冲的,便是武王府。

武王世子得了一位世子妃,二少爷也得了一个未婚妻。五公子因腿疾被忽略了。

这些秀女们都接受了太后的旨意,唯有那位被指给明励的秀女,当着所有人都面跪求太后收回成命。

太后的脸阴沉阴沉,十分难看。

那位秀女知道京中的传言,根本不愿意嫁给明励,苦苦哀求了许久,最后还是兰贵妃看不过去,出言说动了圣上出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