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及分析3

人物介绍及分析——谢安、桓伊、王羲之、顾恺之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评价:“前无古人”的江左第一人物 。《晋书》记载: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蒙清言良久,既去,蒙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蒙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着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余告归。”谢安少有盛名,成年后风神秀彻,时人称为江左风流第一。不但善于清谈,还写得一手好字。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四十余岁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乃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在司马昱病危之际,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谢安四岁便有“风神秀彻”的美誉,十三岁名传天下,让当时只有七岁的慕容垂特地送来一对白狼眊作为礼物,此后更被誉为“江左风流第一”。在谢安入桓温帐下为司马时,这位叱咤半生枭雄甚至说道:“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淝水之战,他毫无惧色,一边手谈作赌,一边指点江山,有时候我觉得苏东坡那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适合于形容谢安而不是周郎。至于胜利的喜讯传来,谢安那句“小儿辈遂已破贼。”,更是给人一种神乎其神的形象——如此的洒脱,如此的淡然。而随后“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的行为,更让人觉得近乎神的谢安也有可爱冲动的一面。

谢安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以下几点:一、善于调和士族间的矛盾,为政时期较为安定。二、文武双全。看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表现,想必作为总指挥应当不弱。三、颇有手腕的政治家。隐居东山期间,其实一直在积累声望。为后来的东山再起打基础。后来成功地阻止桓温篡位,安定朝廷矛盾。

正是因为谢安的地位及声望、战后功名太盛,引起了后继皇帝司马曜的恐慌和嫉妒,君臣不和埋下了隐患。之后,谢安被皇帝猜忌,往广陵避祸,后病死。

谢安与桓温之间的斗争,在于是否保留司马氏这个原则性问题上。桓温要篡位自己当皇帝,桓家一家独大;而谢安代表了其他士族的利益,不可能让桓家踩在自己头上。所以就有了谢安的“东山再起”。

《世说新语》中有载,谢安考校子侄,问他们最爱《毛诗》(即诗经)中哪一句。谢玄回答:“杨柳依依”,谢道韫回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谢安称赞谢道韫为“雅人深致”。而他的答案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这句诗的意思是“要用宏大长远的谋划来制定政令,然后迅速将其传达到天下的所有角落”。对于谢安来说,他极早得看清中央和地方在政策上的矛盾冲突是施政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过去上千年后依然存在,不得不让人佩服谢安的眼光独到。

几则趣闻:

一、谢安很注重孩子们的自尊心。谢玄小时候好虚荣,佩戴了紫罗香囊,谢安没有直接指责,而是打赌赢了香囊以后当面烧毁,以此来教育谢玄不适宜佩戴这样釜的东西。谢朗不知道“熏老鼠”的笑话是自己父亲谢据的,也跟着世人一起嘲笑,谢安知道以后,故意把自己也说成做这件傻事,启发谢朗去懂得不应该随意嘲笑别人。

二、谢安的表字与宋朝王安石的名正好相同,后来王安石退居金陵,买的宅院正好在谢安的府邸旧址,宅内有以谢安命名的“谢公墩”。王安石于是戏作诗道:“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时人评曰:“与死人争地。”谢安与王导皆居秦淮河畔,乃三国时代孙权旧部乌衣部队之驻地,世称乌衣巷。谢安的鉴赏力不同一般,他曾评“刘牢之不能独任”,“王味之不宜专城”,均先后应验;他评顾恺之的画为“有苍生来所无”;他还曾赞同王羲之的书法胜于王献之的观点。谢安欣赏真性情的女子,他的嫂嫂王夫人曾经不顾礼节亲自出面从席上带走其子,谢安不以为忤,反而赞叹王夫人情辞慷慨,可惜不能让朝中大臣们一见。他所欣赏的妻子刘夫人和侄女谢道蕴,也都是这样的真性情女子,前者曾屡屡戏弄谢安,后者曾当全家人的面鄙薄自己的丈夫,这些不合“礼法”的行为在谢安看来却是出自真性情,非常值得欣赏。谢安为吏部尚书的时候,王导的嫡孙王珣娶谢万的女儿为妻,王敏娶谢安的女儿为妻,均夫妻不和。谢安鄙薄王珣为人,不惜与琅琊王氏嫡系一支交恶,径自让侄女和女儿离婚改嫁。双方因此不通往来许多年。谢安死后,王珣虽政治上一直打压谢氏以求报复,但仍然从会稽专程赶到建康去哭丧,礼毕,连手也不和谢琰握就径自离去。

三、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甚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四、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髛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

五、孟浪声色的谢安过着“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的隐居生活,他有着凡脱俗的傲然,屡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一再表示“东山之志未渝”。 有人认为谢安超凡脱俗是作秀,他蔑视朝廷,建议下禁锢令限制他的自由。不管是呼吁他出山的呼声,还是要求朝廷封杀他的骂声,谢安似乎都不在意,他生活在美女堆里依然满怀拥着各式美女悠游山林,谈笑风生,吟诗喝酒,捏着鼻子说笑话,不知谢安是不是有鼻炎,他鼻音重浊,捏着鼻子说话就可以使声音轻细以示鄙夷不屑。一晃到四十岁,他老婆曾经劝他,但不好使,倒是一个姓李的歌女让他真正震撼了一次。那位姓李的歌女是个忧国忧民,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的女子,有一天突然问谢安:“谢公,要想救国安民,必先做到什么?”谢安说:“必先积蓄其德义。”李姑娘说:“德义不厚却想救国安邦,乃‘伏而舔天’也!”说完就抹脖子自杀了。这事让谢安着实震惊了,从那天起不再听音乐看歌伎表演节目了,也不喝大酒吃大肉了,开始读书习武,为他的出山做好了准备。这段传说就是文文中若姝请谢安出山的原型。

我很喜欢谢安,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古代名士所推崇向往的一种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既能做到道家一般出世,和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好友忘忧于山林之间,坚决不肯做官。又能像儒家一般出世,泰然阻止桓温称帝的野望,谈笑间让前秦百万大军烟消云散。谢安没有走普通世家子弟应当走的道路,是以当他的兄弟们以朝廷上的一席之地为家族增添荣耀时,谢安在东山教导着谢玄,谢朗,谢道韫等谢家后辈。即使在朝廷一再征召被拒,百官争相弹劾之下,他依然潇洒着快活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历史证明谢安能担负此话之重,也证明他那从容淡定的一生是真正的牛逼,而不是装逼。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我印象中对谢安最完美的写照。还有那些歌颂谢安的诗词,“安石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JI出风尘。”,在他病逝后,皇室给他的葬礼与王导,霍光,桓温同规格,而他却是不结私党,功成不居的非权臣者,这是尊重乎?还是忌惮?不过都不重要,他从来不在乎这些,也不在乎什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生为世家子,但天生不欠任何人。在世道崩坏的年代,他没有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话,却是把本该他做和本不该他做的事情完成,这正是东晋风流人物真是可爱的一面。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小名野王,东晋音乐家、名士。为人谦素。着名琴曲《梅花三弄》是根据他的笛谱改编的。有中国有史以来最狂的名士之城的王徽之在南京邀笛步渡口(毁于民国今不存)在不认识他的情况下让他吹奏笛曲,桓伊奏毕,宾主不交一言而去。晋袁山松之《行路难》辞﹑羊昙唱乐﹑桓伊挽歌并称“三绝”。着名的肥水之战桓伊作为东晋方的将领打了打胜仗。同时他在谢安功名太盛被皇帝猜忌的时候演唱一曲曹植的《怨歌行》进谏皇帝,谢安也为之倾倒,同时他在江州刺史任上,对庐山的佛学、文化起了极大的贡献,东林寺的组建他居功至伟。梅花三弄、音乐进谏、一往情深都是桓伊的典故。

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徽之进京时,泊舟于清溪侧,正值桓伊从岸上经过,二人素不相识,敲船中有人认出他就是野王,王徽之即请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此时桓伊已是有地位的显贵人物,但仍然十分豁达大度,即刻下车,蹲在胡床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而两人却没有交谈过一句话。后来,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记有“桓伊下马踞胡床取笛三弄”之事,人们由此引申理解为桓伊演奏、创作了《三弄》笛曲。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辑有《梅花三弄》琴曲,曲前小序云:“桓伊出笛作《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淝水战后谢安功名日盛,奸佞之徒嫉之,常常于晋孝武帝前诋毁谢安,君臣之间遂生嫌隙。一日孝武帝于宫中设宴,桓伊侍坐。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自若,拿出随身携带的柯亭笛吹奏起来,乐曲抑扬顿挫,令人心醉,真可谓“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一曲奏罢,满座翕然称善。这时桓伊放下笛子云:“微臣弹筝虽不及吹笛的技巧,然而亦足以韵合歌管。请陛下准我拂筝吟歌自弹自唱一曲,同时希望有一个吹笛人为臣伴奏。”孝武帝许之。桓伊鸣弦歌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事有见疑患。周王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唱的正是陈思王曹植的《怨歌行》(一题《怨诗》)。曹子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销魂绝代佳公子,却在胞兄魏文帝曹丕的猜疑迫害中了却残生。桓伊抚筝而歌,“声节慷慨,俯仰可观”,筝声清扬,笛声宛转。谢安,那个年青时纵情歌酒高卧东山坚不出仕,淝水之战百万秦军压境尚且面不改色优游自若,得到前方破敌捷报后犹能若无其事从容续弈的谢安,此刻也为之动容,“泣下沾衿”,快步走出自己的席位,来到桓伊身侧对他说:“使君于此不凡!”孝武帝闻之则“甚有愧色”。与苏轼并称的宋代另一位大词人辛弃疾在《念奴娇·我来吊古》下片中“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数句,写的正是这个故事。桓、谢两家具为东晋高门望族,于朝政所见不一,素不相能,桓伊岂有不知?然谢安任相以来老成持重,公忠体国,行德政,安黎元,甚得民心。是以桓伊不囿于门户之见,以管弦丝竹巧谏孝武帝,为贤相辩诬。谢安虽终不免见疑于朝廷,难逃舆止西州路之悲情结局,然能得桓伊为己直言恳谏,纵君子之交不过如此,亦足慰平生。

桓伊在驰骋疆场以外,还十分喜爱音乐,会作曲,善吹笛。除了吹笛子,桓伊也非常爱听别人唱歌,每当听到优美的歌声,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击节赞叹。当时的宰相谢安也十分喜爱音乐,两人见面时也经常谈论音乐。谢安见桓伊对音乐造诣很深,对音乐有如此痴心,便说:“桓子野对音乐真是一往情深呀!”

桓伊文武全才,忠肝义胆,雅好音律,一时无匹,才艺伎俩,无人匹及。御宴高歌,清越慷慨,肝胆照人,青溪畔吹笛,风流俊爽,千古传颂;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四美具,奇才、高节二难并。

《晋书》上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桓伊最擅长的是吹笛,据说他使用的竹笛,就是东汉着名作家兼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柯亭笛”。其吹笛出神入化,曾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谈起王羲之,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书圣之称。这位东晋名士的书法被誉为“冠绝古今”,其代表作《兰亭序》堪称“天下第一行书”。历代历朝,几乎所有的书法大家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心悦臣服。公元2010年,王羲之的高古摹本《平安帖》在北京以三亿元的总成交价被拍mai,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若是王羲之的真迹该当价值几何。

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幼时不善言辞,泯然于众人之间。及年十三,他去拜访名士周顗,周顗对其颇为看重。当时宴席上炙烤牛心,周顗不理在座诸人,先割给王羲之品尝,一时传遍江左。长大后,王羲之辩才出众,以耿直闻名,尤其一手隶书,可谓古今之冠,时人赞其笔势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敦、王导甚是器重这个侄子,皆认为他是王氏诸子中出类拔萃之人。《世说新语》载:太尉郗鉴欲联姻琅琊王氏,遣门生向王导求婿,王导对门生说道:“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看罢,回禀郗鉴道:“王氏诸少皆琳琅美玉,不过他们得知我的来意,都故作矜持。惟有一人在东床坦腹饮食,独作不闻。”郗鉴抚掌笑道:“正此佳婿邪!”这就是“东床快婿”的典故。

王羲之初涉官场,先为秘书郎,后担任征西将军庾亮的参军、长史。庾亮临终前,上疏称王羲之“清贵有鉴裁”,遂迁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由于他声名益盛,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王羲之都辞谢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来雅重王羲之,特意写信相劝,王羲之便“恭以待命”,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人方称之为“王右军”。

在多数人眼中,王羲之仅是一位大书法家,或清谈名士,但实际上,他在朝政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公元348年,朝廷恐桓温势大,以名士殷浩为掣肘。时王羲之担任殷浩的护军将军,他认为内外协和,然后国家可安,劝说殷浩不宜与桓温结怨,殷浩没有听从。及中原大乱,殷浩决意北伐,王羲之断言必败,并写信劝阻,殷浩不听,终为姚襄所败。之后殷浩欲举兵再战,王羲之苦劝不止,结果不出其所料,殷浩屡战屡败,粮械丧尽,桓温趁机发难,朝廷只好将其贬为庶人。

公元358年,豫州刺史谢奕(谢安之兄)病逝,朝廷委任其弟谢万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王羲之认为谢万好清谈,应处于庙堂之上,并不能统率军马,故写信给桓温道:“谢万才流经通,使之处廊庙,固是后来之秀。今以之俯顺荒馀,近是违才易务矣。”桓温有心打压谢氏,自然不作理睬。王羲之只能写信提醒谢万道:“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谢万不以为然,仍矜豪傲物,不去抚恤士卒。次年出征,谢万召集诸军将士,半响憋不出话来,直接用手中如意指向四座道:“诸将皆劲卒。”诸将无不愠怒。及交战,晋军大败,谢万狼狈单归,朝廷贬其为庶人。

王羲之不光是识人清鉴,还为政清廉,体察民生。当时朝廷赋役繁重,王羲之经常上疏劝谏,并自行开仓赈贷,时人称道。尽管王羲之有自己的施政理念,但由于出身士族,且不奈官场之争,终究他还是选择辞官隐退的道路。从此以后,王羲之纵情于山水,常与道士许迈服食五石散(此物无需介绍),又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好友饮宴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挥就名垂青史的《兰亭序》;每日弋钓为娱,穷名山,泛沧海,曾叹道:“我卒当以乐死。”及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附《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的生平经历,我们知道很少,只知道他最初曾在雄踞长江上流的将军桓温和殷仲堪的幕下任过官职,他和桓温的儿子桓玄颇有来往。很受桓温和谢安的赏识。晚年任散骑常侍,六十二岁去世。关于他的生平,保留下来一些小故事。他对一些世俗事物的率真、单纯、乐观、充满真性情的生活态度,就曾经在若干传说故事中被形容为“痴”。但也有一些是形容他的聪明的,所以曾有人说他身上“痴黠各半”。他不只是在绘画艺术方面表现了卓绝的才能,也是一个擅长文学的人。他遗留下来的残章断句中,保存着形容浙东会稽山川之美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的名句。

相传,有一年春天,他要出远门,于是就把自己满意的画作集中起来,放在一个柜子里,又用纸封好,题上字,交给大司马桓玄代为保管。桓玄收到柜子后,竟偷偷地把柜子打开,一看里边都是精彩的画作,就把画全部取出,又把空柜子封好。两个月后,恺之回来了,桓玄把柜子还给恺之,并说,柜子还给你,我可未动。等把柜子拿回家,打开一看,一张画也没有了。恺之惊叹道:妙画有灵,变化而去,犹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太妙了《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顾恺之》

又有一次,还是他的那位“好”朋友桓玄,非常郑重地对他说:你看,我手中拿的这片树叶,是一片神叶,是蝉用来藏身的,人拿了它,贴在自己的额上,别人就立刻看不见你了。恺之听了特别高兴,而且特别相信。随即把那片叶拿过来,贴在自己额头上。略过了一会儿,桓玄竟然在他面前撒起尿来,恺之不以为怪,反而相信桓玄看不见他了,所以才有如此动作。

义熙三年(407),恺之做了散骑常侍,心里很高兴。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明月当空,诗兴大发,于是便高声吟起诗来,他的邻居谢瞻,与他同朝为官,听到他的吟咏,就隔着墙称赞了他几句。好,这一称赞不要紧,恺之一时兴奋,忘了疲倦,一首接一首,一句接一句,没完没了地吟起来。谢瞻隔着墙陪着折腾了一会儿感到累了,就想回屋睡觉,于是就找了一个下人代替他和隔墙的那一位继续折腾。人换了,调变了,恺之不知有变,就这样,一直吟咏到天亮才罢休。

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人。顾恺之很有才气,尤其擅长作画。他的画构图勾线,涂抹写意,没有不绝妙的。谢安对顾恺之说:”你的书法,自从有人类存在以来没有过你这样的。”又说,”你的画郁郁苍苍,也是从古以来所未有的。”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桓玄大司马,每请顾恺之与羊欣讲论画书时,竟然一谈就是一个通宵,连疲劳都忘记了。”

顾恺之曾经爱过邻居的一位姑娘,将这位姑娘的画像画在墙上,用钉子钉在心上。这位姑娘马上心疼,将这事告诉了顾恺之。顾恺之马上拔走画像上的钉子,这位邻家姑娘心马上不疼了。

他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顾恺之曾经将一橱柜的画暂时寄放在桓玄家里,都是他最上品的画从未面世过的,并贴上封条。后来桓玄听说橱柜里盛的都是顾恺之自己的上品画作,便打开柜将画取走,并欺骗顾说他并没有打开柜子。顾恺之不怀疑他柜子里的画是让人给偷走了。而是自我解释说:”好画能通神,幻化成仙飞走了。就象人修炼成仙一样。(“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

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见他的绘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那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还有一次,顾恺之想为殷仲堪画一幅像。殷仲堪有眼疾,坚决辞谢。顾恺之说:”画像上的你眼睛没有病,我画人物从来不点眼睛。若明点眼瞳,涂上一笔,便如同轻云蔽日一样,那不好。”顾恺之画人物,多年不画眼睛。有人问他不画眼睛的原因,他回答说:”画人物画身体四肢画得好与不好,没有多大关系,传神之笔,就在这不画眼睛中呢!”

顾恺之给裴楷画像,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说:”裴楷长相俊,有鉴识,就画在此处。看画的人一定感觉这个人很不寻常。”嵇康赠给顾恺之四言诗一首,顾恺之将诗意绘成画,常常指着这幅画说:”画上的这个人物,画他挥手弹琴很容易,画他目送归飞的鸿雁就难了。”顾恺之又作一幅画,画的是谢幼舆站在山谷中。有人问他怎么这样画?回答说:”一山一谷,这个人适合将他放在山谷中。”顾恺之曾经为瓦棺寺北殿的墙壁上画维摩居士像,画好后维摩头顶华光四射,月余不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