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长安斗奸臣 挥笔驱强兵

公元726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告别了生他养他的家乡,开始了他一心报国,游遍大唐天下的行程。先是登峨眉、下渝州、出三峡、游洞庭湖。却不料,随他一行的吴指南不幸病故。李白悲痛万分,只得将未婚妹夫葬在洞庭湖畔,然后下金陵、游扬州,之后还去了吴越。

临近大考之年的秋天,李白来到了长安,见到了赶来金科考试的李北成等众多学子。听说他是李白,便引起了好多人的追捧,不少人就像老朋友似的与李白亲热交谈。

趁着空闲,李北成引领李白前去拜访时任太子宾客的大诗人贺知章。李白见贺知章年龄很大了,竟然还在操劳国事,心里很是敬佩,便把自己写的诗文奉上,求请多多赐教。

贺知章早就听说李白吟的诗出名,很想一睹芳容。今天一见,才知是这么的年轻有为。他把李白打量几眼,连声夸奖说:“好小子,未来大唐的栋梁,大唐有幸呀!”他展开一观李白的诗作,不由得老眼一亮,嘴里就赞不绝口:“咳呀呀,你这《蜀道难》写得精妙绝伦呀,堪称千古绝唱呀!我在猜想呀,你一定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啊!”

听说李白是来赶考的,贺知章连声说好,还拿出笔墨给唐明皇写推荐奏章。

奏章传到唐明皇手中,他就问宰相杨国忠:“李白这个人真有如此才能?”

杨国忠眼珠一转,心里很是妒忌李白的才能,加之愤恨李白不向自己讨好,竟然依靠贺知章独自往上爬,因而不以为然地说:“这不可信,有才无才,金科一考,自见分晓,到时再说吧!”

临近开考的时候,担任主考官的杨国忠与太监高力士合谋,又玩起了借机贪脏枉法的老把戏。这一次他们更黑心,一张告示一贴:凡来报考的,必须交五十两银子,否则不予报名!

众考生看着这告示又气又恨,哼,上届交三十两,这一次要交五十两了,不晓得明后天还有啥子臭告示变着花样又收钱!有知情的就在揭老底说:这还不是杨国忠和高力士额外贪脏枉法收黑钱呀。这一说,立即引起了众多学子的愤恨和漫骂,有的就在喊:“向唐明皇告状去,让这样的贪官早点下台!”

看见李白也是跟着众人在气愤,李北成就对李白说:“怎么样,我先给你说了这个污教的世道,这气人么?我给你说,这还不算,等一、两天还有告示贴出来的,每个考生不交一百两银子才怪呢!”

“这不行,那能让贪官再横行!”李白把手一挥,叫李北成拿笔墨来,他就气呼呼地说:“我既然来了,就得替天下的学子打抱不平!”他与李北成等学子商量,联名就写了一张状子,声言要向唐明皇告状,控告杨国忠、高力士贪脏枉法,中饱私囊的罪行,并要求追究他二人的罪责。

那知状子递上去,立即就被杨国忠暗中截住。一看状子,吓得他胆颤心惊。再一看状尾,告状的第一人就是李白,他就恨得咬牙切齿:好呵,李白!敢跟我作对,我叫你考上状元也是名落孙山!他本想硬起黑心继续收银子的,但他害怕李白通过贺知章再告状把事情闹大,要是唐明皇晓得了,自己可就吃罪不起。于是,他就派人将告示撤了,并传出话说:今科皇恩浩荡,有没有银子都可以报名。

一场金科考试下来,考官们阅了卷,李白考中第一名,夺得了状元。当名册送到杨忠国手里时,他的马脸一黑,把几个阅卷的考官喊来先是训斥后又威胁。拿起大笔几抹,凡是在状子上联名告状的人,全都抹掉。发布皇榜时,却是另外的人取得了状元。

众考生看了皇榜,很多人是不服气的。李白明白,这一定是杨国忠、高力士搞的报复。于是就联络了不少的考生来到宰相府,要求见杨国忠和高力士。

见有这么多的人涌进大堂来,杨国忠和高力士喝令兵丁拦住说:“皇榜已颁布,皇上御览盖了玉印的,没有更改的了。没有考上的考生也不要泄气,回去用功读书,几年之后又来考。如果聚众前来扰乱闹事的,就以谋反治罪!”

他的这番话语,使不少的考生吓得退缩,但李白没有被吓住。他反而上前几步,镇定自若地说:“你别陷害人,我们是来查阅试卷的,咋说是谋反呢?”

杨国忠打量李白几眼,见他如此小的年龄,竟有如此胆量,猜想定是他领头来瞎闹的,他就做起很大度的样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李白挺身从容地回答:“我名李白,巴蜀昌隆县青莲布衣!”

“你是李白?”杨国忠眼睛一愣,目光中闪出怒火,但他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像是把火气压了压,说:“查什么试卷?你做的文章记得吗?背出来我听一听!”

“我记得呀,你听好。”李白便把他做的文章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背了一遍。

杨国忠听了之后,心里暗中佩服,这小子有能耐,不仅写出了这么好的文章,而且记性还这么好,真是奇才哟。可他却是恨得李白黑血乱愤:“你这是什么文章呀?文不对题,词不达意,连三岁孝都不如。”

高力士也是点头跟着吼:“是呀,这根本就是狗屁文章吗!”

杨国忠盯李白一眼,见他昂头傲视自己,心里仍是火气不消,就把李白一指:“凭你这文章,本官要是录用你,岂不降低了大唐选用人才的尺度!”他把眼珠子转了转,就想把李白羞辱一番,他就放低语气说:“你如果真有才学,本官给你出几个对子,看你有文才对得上不?”

李白被杨国忠羞辱了一阵,心里也是火冒三丈的,就想找准机会向这奸贼迎头痛击,心知他给自己出对子,必定是三流文墨,心想:我也来点次品文才应付,也就没露声色地答应。

杨国忠默想好一阵,终于想出一句挖苦李白的对子,说道:“一只山猴伐乔木,看小畜生怎样对锯?”

李白一听,没想到堂堂一国之相,竟然是这么的没涵养,还出口伤人。心想,我今天就给你借题发挥,也来个针锋相对。他就冷眼观望二人,然后蔑视一笑:“两头肥猪陷淤泥,观老东西如何出蹄?”

听到李白答了如此巧妙的对子,几个考官就坐在一旁笑。杨国忠却是羞红了脸,心里一凉,这李白对出的句子把我二人当成猪,硬是当作畜生了呢,也就一下子哑了口。

高力士见李白把自己捎上羞辱成畜生,也就十分恼怒地说;“本官也有一对,听好:做春梦,入秋闱,不知冬夏。”心想我嘲笑你,也想赶考做官呀,简直是白日做梦。

李白看出高力士的用心,也就随口就对:“立南殿,守北阙,也算东西!”

高力士自视才华不错,他不服输,就又说:“不忙,本官还出一对,雄鸡无冠,如何司晨?”

李白听高力士嘲笑自己无官无职,好象他是权高位重,谁也奈他不了。李白眼目中就没把他当人,随口答了一对:“母狗无肾,也可守夜。”

这一下就把高力士羞辱惨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太监,像狗一样是被骟了的,只能守夜,别无他用。高力士气得把李白一指:“你……”

“怎么,我没答对?被骟了卵子的狗,不守夜还能干啥?”李白哈哈一笑,几个考官不好笑出声,只能蒙着嘴巴。

“好,算……你的。”高力士气得直翻白眼,上气不接下气,再也不想出丑了。

见高力士被羞辱得出不了声,杨国忠慌忙接住说:“本官出一个新对:天上月园,人间月半,月月月园逢月半。”心想,我这个复杂的上联总该难住你李白。

没想到李白一笑,你这捡人的妙对,也算水平?于是张口就对:“今夕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遇年头。”

杨国忠绞尽脑汁想要考倒李白,却被李白轻易答上。而且还让李白羞辱,他就气急败坏地胡乱来:“李白不白,胡说唠二叨三。”

李白气得发火,你竟是如此无赖,我也给你来个不客气的,顺势劈头盖脑地把对子甩了过去:“杨亲非亲,放屁乌七糟八。”

杨国忠气得一脸通红,没想到李白竟然当众揭了自己的丑。几个考官暗中瞅了瞅杨国忠的脸色,见他脸色相当的难堪,也都装着不见地埋下了头。要知杨国忠如何地感觉伤了脸面呢,其实只有他最明白。他本不是杨家子孙,而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的儿子。后随母嫁到杨家的,成为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取名叫杨钊,是个无赖之徒。唐明皇和杨贵妃两姐妹常常赌博,他在一旁计帐,因而得到赏识的。唐明皇说他名字“杨钊”不好听,就赐名为“国忠”,表示忠心皇上。

世上最令人扫脸的,就是怕被人揭丑、揭短,如今自己的短处竟然叫李白揭了个体无完肤,急得杨国忠脸面丢光。他气得就把脚一踏,咬呀切齿地说:“哼!像你这样目中无人的人,不说重用你给什么官做,就是给本官磨墨都不配!”

“对,你下话讨好给我脱靴,我……”高力士恶狠狠地瞪李白一眼,“我也不要的!”

李白冷笑一声,就把袖袍一甩:“嘿,我就等着看,到底谁给谁脱靴磨墨!”

在长安赶考的前前后后,李白终于认清了杨国忠、高力士这帮奸臣的丑恶面目。他就再一次地拜访了贺知章,直言谈到了杨国忠、高力士祸国殃民,危害大唐江山社稷的忧思,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愤恨和与之斗争的决心。贺知章对此也有同感,并说他已向唐明皇一再举荐,让李白入朝做官,以保大唐江山万世千秋。虽未得到皇上恩准,但他决不放弃,如有时机,必定还要替他说情和举荐的。

事隔不几年,高丽国派使臣前来递了一封国书,蛮横傲慢地说:“我大高丽不受你国之气了,如果没人认得这国书,不按这国书上的条件,三天之内不答复的话,我高丽大军就要打过山海关,可就悔之晚也。”

满朝文武百官一听这口气,显得十分的惊慌。唐明皇却把龙袍一摆:“惊慌什么,小小高丽国怕他何哉?先看这国书说的啥,然后也好采取对策呀!”可他打开国书一看,全是梅花篆字,不说认得,过去从没见过这种文字。他把国书给下面文武百官看,希望他们之中有人认得。

国书在文武百官手中传过去传过来的,竟然没有一个人认得。

见大家都不认识,唐明皇心里就着急:“你们,你们不是说才高八斗,《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吗,怎么认不得呢?你们都没用C吗,如果三天之内,你们找不到能人来认,你们这些白吃朝庭俸禄的,都给免职滚蛋!”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沉寂好一阵之后,杨国忠上前向唐明皇出了一个主意说:“不如给使臣一些黄金白银,请他……”

唐明皇不等他说完,就把手一摆:“你这馊主意放一边,丢我大唐的脸面国体呀!”

此时,有一个大臣对唐明皇出主意说:“启奏皇上,这蛮书虽是深奥怪异,不过是小国文化没能传布天下。我大唐天下,人才济济,定有奇人异士认得,恳请皇上下诏发皇榜招贤。”

唐明皇听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就下旨:“不论何人,能认得高丽国书的,没官的封大官,有官的进爵升职,不愿为官的赏黄金珍宝。”

很快,这皇榜就在京城长安四处张贴,围观的民众来了一批又一批。

第一天没人揭榜,第二天也无人揭榜,转眼到了第三天,这可把唐明皇急坏了,他在金銮殿上坐立不安地打转转,不断地派人讯问,有没有人揭皇榜?

这时,一个御史进来报喜说:“启奏皇上,有人揭皇榜了!”

唐明皇惊喜得一下子站起来:“快传,快传!”

此时,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手里拿着皇榜,喘着气走上金銮殿说:“启奏皇上,老臣揭下皇榜了!”

唐明皇抬眼一望,见是贺知章揭了皇榜,他就深感奇怪:“前天,你站在朝上的,咋没听说你认得呀?”

杨国忠把贺知章狠狠地瞪了一眼:“你前天也是摇头说是不认得,今天又是咋个认得了?而且还揭了皇榜,你这是犯下了欺君大罪!”扭头就向唐明皇奏本,要求惩治贺知章的欺君大罪。

唐明皇很大度地摆手说:“先不论什么罪,听贺老爱卿咋个说。”

贺知章三呼万岁之后说:“臣虽不认得高丽国书,但我斗胆揭这个皇榜并非欺君,而是替李白揭的。臣向皇上举荐李白多次,此人博学多才,善作诗赋……”。

一听说李白,杨国忠不等唐明皇下旨,他就急忙站出来阻拦:“启奏皇上,据臣所知,李白无才无能,金科考试名都没有,只配给人磨墨。”

高力士也急忙站出来说:“启奏皇上,臣见过李白,也亲自考问过,他只会吟几句诗,对一两个对子。说句实在话,给我提靴子,我都不用的。”

听他二人说得李白一无是处,唐明皇心里凉了半截:“完了,大唐就找不出一个能人呀!”

贺知章见杨国忠和高力士极力阻拦,就把手中揭的皇榜一扯:“皇上,这么说,贴这皇榜做啥呀?”

看到贺知章撕皇榜,文武大臣顿时吃惊得不敢出声,就看唐明皇要冒什么样的大火。

却不料唐明皇把手一挥:“那就宣李白进见。”

杨国忠和高力士又要站出来阻拦时,唐明皇就把手向他们一摆:“你们有能耐,给我认这国书吗?既是没能耐,就给朕住口!”

李白本是定居湖北安陆的,自从高丽国使臣递国书,满朝文武百官无人能识。贺知章回家后立即派快马接李白来京,正好第三天李白赶到。贺知章问他认得高丽文字不,李白点头。于是,贺知章就去替李白揭了皇榜的。

皇差在长安的逍遥楼找到李白,只见他喝得醉醺醺的,走路都在打晃,好不容易将李白扶上金銮宝殿。

唐明皇见李白飘飘洒洒很有文人雅士气度,心里就有几分高兴,他就亲自走下玉阶相迎:“爱卿之名,朕是早就听说,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嘛,只是无缘相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爱卿,你可认得这高丽国书上的文字?”

李白跪拜之后接过高丽国书一观,点头说:“这多简单的文字,我认得!请皇上听我读。”

国书上的字,李白读得顺畅流利:“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非李氏一家之天下也。坐天下者应以文、武、德、能、仁,信服于天下人,方可太平永昌。而今大唐,文不能安帮,武不能定国,更无仁德。今高丽国天下归心,大唐也应归付我国,如不降顺也,定起大军夺取中原。”

唐明皇听了后,惊吓得一身冷汗,不知如何对待好,就问大臣有何安帮定国大计?

杨国忠站出来说:“启奏皇上,如今高丽国已是人强马壮,不宜派兵攻取,不如割让几座城池,退出几百里的土地,再送一些金银珠宝和美女,双方求和,可保大唐平安。”

“不可,不可,我巍巍大唐,那能割地求和。高丽国乃是微不足道的小国,竟敢如此猖狂,不如派大军围剿,以振我大唐雄威。”

一时之间,主战派与求和派争论不休。

此时,唐明皇很是为难地皱起了眉头,不知是求和还是出战,一时难下决断。

李白拱手道:“皇上,我有一个看法。”

“你有看法?”唐明皇心里一喜,就把龙案一拍:“你们莫争了,听李白谈看法。”

顿时,金銮殿里鸦雀无声,全都睁大眼睛看着李白。

李白不慌不忙地说:“兵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上之策’,但这并不是求和。如若割地求和,有损大唐声誉,丧失大唐国威,万万不可!如若兴兵讨伐,却是损耗国力,必将生灵涂炭,百姓遭难,眼下也是不可行的……”

话还没说完,李白听见有人就在打嘘声,很明显有人在嘲笑他。

唐明皇摆手制止说:“下面安静,你们听李白说完,或许他有奇妙办法。”

“对,我是有一个绝妙办法,定可退敌,挡他百万之兵!”

“真的?”唐明皇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你就快说!”

李白就把随身的背包打开,从里面摸出一支大笔,拿在手里一挥:“用我的这支笔!”

下面一阵哄堂大笑,有的摇头、有的就在讥笑:“书呆子,懂啥呀,胡闹嘛!”

杨国忠急忙站出来说:“启奏皇上,切不可信他的儿戏话,一支笔,万支笔也顶不了屁用……”。

李白瞟眼把杨国忠和高力士蔑视两眼,想起他们无恶不作的祸国殃民,就想趁此时机羞辱和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灭一灭他们的威风。他就对唐明皇说:“启奏皇上,我用这笔替大唐给高丽国回书一封,向他们晓以大义,宣我大唐国威,严正警告,煞煞他们的狂妄野心,使之在我大唐的国威镇慑下,不敢轻举妄动……。”

“好呵,你就替我大唐写书!”唐明皇异常高兴地一拍手:“拿纸拿墨来!”

“不忙!”李白向唐明皇一拜说:“皇上,马上要写也不难,只是我的神气还不旺。要写好这回书,我先得喝两坛酒,而且要边喝边写……”

没等李白说完,唐明皇立即就下旨:“李白写回书,费力又辛苦,御酒两大坛,快给送上殿!”

御酒很快送上来,李白叫皇差给开坛往杯里斟了酒。他端起酒杯向唐明皇一敬:“皇上,谢了!”仰头一口就喝了,然后把嘴一抹说:“不错,好酒呀!”

皇差急忙又给斟满了酒。

李白连干三杯之后,向唐明皇又一拜:“我这神气旺了不少,但还得几个高官配合,因而须得依我三个条件,便可大功告成。”

唐明皇哈哈一笑:“只要你写好这回书,能退高丽兵马,不说依你三件,就是依你三十件也准。”

“皇上,不要听信李白信口雌黄!”杨国忠又一次站出来阻拦说:“高丽国又不是吓得住的,你李白写一个回书,人家就罢兵了?实在笑话!”

高力士也在一旁参言说:“一封很简单的回书,谁都能写!你李白摆啥架子?还要两坛酒,提三个条件J上,他这是要挟你,太放肆了!”

“对,这是要挟皇上的!”杨国忠气势汹汹地把李白一指:“写这回书有啥难的,我来写,一不要皇上的酒,二不向皇上提条件!”

李白把杨国忠蔑视一眼,就冷笑:“我用高丽文写,你能写吗?”

“这……”杨国忠语塞。

“好了,杨爱卿,你就莫要称能了。你写不出高丽文就站到一边去,让李白写。”唐明皇走到李白面前,亲自给李白斟了一杯酒说:“李白,你写,我给你壮雄威!”他把御用纸墨往李白面前一推:“对,用高丽文写回书。他高丽国不是藐视我大唐吗?嘿,我大唐就有能人,不仅有勇猛的武将,还有挥笔冲杀的大文豪!”

受到唐明皇的鼓励和支持,李白真的显得神气十足,他向杨国忠瞪了一眼:“你既然写不了,就替我磨墨!”看见杨国忠脸红筋涨地连连推辞,李白就向唐明皇奏请道:“我请宰相替我磨墨,我运笔就会更神气,这是我提的第一个条件啊!”

唐明皇虽是心里打哽,但却转着弯子说:“这是好事呀,表明我大唐写这回书是上下一心,都是拼全力的,高丽国胆敢来犯,必定自取灭亡,杨爱卿,你就磨墨吧!”

杨国忠无法推脱,只得垂头丧气地开始了磨墨。

喝了一口酒,李白凑近杨国忠面前说:“你得磨好啊,要不然,你不配给我磨墨呢!”见杨国忠气得不理他,他调转头又给唐明皇提出了第二个条件:“我写诗题词有个习惯,必须脱了靴子,不然影响神气。我本想自己脱,害怕写字的手沾了不干净的晦气,只好劳驾高公公给脱一下靴子。”

高力士一听,忙着就想溜,却被唐明皇高声叫住说:“你跑啥呀?过去,你不是经常替朕穿衣脱靴吗,这是你最熟悉的事情,你给李白脱一脱又何妨?”扭头又问李白的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这第三个条件么……”李白仰起脖子喝了一口酒说:“还得请皇上作主。我是学道之人,注重阴阳结合,这二者缺一不可。杨宰相算是阳,高公公是不阴不阳,缺少的就是阴,只好请扬贵妃娘娘给我捧砚台了。唯有如此,写的回书可就阴阳齐全,我提笔一挥,方可一气呵成!”

唐明皇虽是感觉为难,但他从来是信奉道教的,对阴阳一说也是深知其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他也就不顾贵妃娘娘的感受,随即下诏,要杨贵妃前来捧砚台。

看到事情已是水到渠成,李白便坐上唐明皇赐座的金椅上,一手端酒杯,一手把高力士一指,腿就一伸说:“高公公脱靴!”

高力士很不情愿,他的脸色极其难看,就两三下把李白的靴子脱下来往边边上一丢。李白把手一指,示意他捡起来,说:“你把靴子抱在怀里,这很有灵气的,你该吸收一点阳刚之气了,大有好处的。”

见他们三个人干得也不错,下面一些文武百官捂住嘴笑,李白不由得也是心里发笑。他就慢慢地又喝了几杯酒,这才慢条斯理地铺开御用锦缎,拿起笔来朝天上一画,又朝地上几点。众人眼观李白,见他已是神气十足。尔后又看他往锦缎上大笔几挥,很快就写好了给高丽国的回书。

李白拿起回书呈给唐明皇,唐明皇展开一观,顿感龙心大悦,连说三声好。他就在金銮宝座上一坐,摆出帝王的威严,喝令:“宣高丽国使臣!”

高丽国使臣进殿之初,还做起趾高气扬的傲慢样儿。

唐明皇把龙案一拍:“小小高丽来使,你听好,我大唐李学士向你宣读回书。”

李白把回书在手里“哗”的一声打开,显得极其的威严。他先用唐语朗诵,尔后用高丽语朗读。回书宣扬了大唐国威,斥责了高丽国的无端挑衅并义正词严地指出:胆敢来犯,必将自取灭亡。句句刚强,字字千钧。听得来使心惊胆战,一下子就泄了气。当李白把回书往他手里一塞,他吓得颤抖着打开一看,心里又一惊:想不到大唐还有这种能人,不仅认识高丽文,而且还把高丽文写得如此的流利。他就悄悄打听:“这个写字的人是谁呀?”

贺知章上前把他重重一拍:“你不晓得呀,他就是天上下凡的滴仙人,名叫李白!”

使臣回国之后拿起回书急忙向高丽王禀报说:“如今的大唐兵强马壮,而且还有天上的神仙相助,千万出不得兵,要不,后果难以想象。”

高丽王把回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面叫人撤军,一面又派使臣前往大唐求和谢罪。表示向大唐称臣,年年要进贡,岁岁来朝贺。

李白给高丽国写回书,保大唐度过了危难,立下了首功。唐明皇为了奖赏李白的功绩,破格提拔李白为翰林院大学士,赐给锦袍玉带。李白跟随唐明皇左右,为大唐的开元盛世出谋划策,制定大政方针,牵制和阻拦了杨国忠、高力士一帮奸臣祸国殃民的企图,使大唐的开元盛世得以持续发展。这期间,李白也是踌躇满志地实现了大部分的人生愿望。

他曾经奏请唐明皇下诏书,在囚车中救下了将被处斩的郭子仪,为大唐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留下了一个挽救大唐叱咤风云的大英雄。

他曾经倒骑毛驴闯进华阴县大堂,历数贪官县令的罪状,将其处死法办,为百姓惩治了贪官。百姓挂红放炮,拍手称快……。

后来,李白受到杨国忠、高力士一伙奸臣的排斥打击,不得不辞官离京。他虽是离开朝庭,但他仍是心系大唐的江山社稷。他在四处漫游之时,仍是行侠仗义,替百姓申张正义。同时,他还写了不少关心大唐命运、渴望为国效力的诗篇。难怪后人评说,李白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就证明,大唐之所以有开元盛世的大发展,李白也是有功劳的。更为重要的,从大唐李白出世以来的一千三百多年的时空中,虽有灿若群星的万千出名诗人,但其中最为明亮的一颗星就是诗仙李白。

(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