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话本

听了诺久书的解释,闻光寒眼前一亮,“与官报有异曲同工之妙。”

闻言,诺久书才反应过来,大郢已经有了报纸了的,但那仅限于官府所用,一般人也不会关注。

她便笑笑,“差不多。”

沉吟了一下,闻光寒道:“平日里大家聚在一起多是讨论学问,谁会写话本还真不知道,我回头去问问。”

“好,那你可得记得了。”诺久书笑着点头。

又让人叫来李和,“试一试用这个纸印刷,字要尽量小一些,能行吗?”

李和也看过正墨做出来的这种纸,此时摸了摸那纸张,干脆地点头,“可以。”

“那就好。”

几天之后,闻光寒准备去县里拜访柳先生,顺便请教一些问题,提前找到了诺久书。

“阿久,你要的那个话本有什么要求吗?”

“你要去找人?”诺久书抬头看他。

闻光寒点点头,“去拜访一下老师,顺便问问。”

诺久书想了想,道:“这话本没什么要求,情情爱爱,神仙志怪,戏说历史都可以。”

闻光寒点点头,“我知道了。”

闻言,诺久书眼珠一转,看向对方,问:“阿寒,你要不要试试,我这儿还有很不错的建议。”

“若得空,便试一试。”闻光寒笑道。

“说好了?”

“嗯。”

当天,闻光寒从县里回来,就同诺久书道:“我寻了几个有医院的同窗,让他们先写些,过几天,你随我去取?”

诺久书闻言,顿时高兴起来,道:“好。”

好些读书人都不愿意写什么话本来浪费精力,但也有些读书人对此感兴趣,若写得好,说不定还能成为一方大儒。

几日后,诺久书拿到了一共七份手稿,每份均只有几百字,遣词造句颇为华丽,但都是情情爱爱的话本,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僵硬了一下。

闻光寒找到的七个人中有六个是因为家境贫寒,这才有意些话本,只有一个是因为纯粹地感兴趣才动笔的。

此时那人看到诺久书的样子,顿时挑了挑眉,“怎么,写得不好?”

此人名叫曾应,乃是去年的县试案首,今年院试也排在第十六名,才华不错,为人也颇为自傲。

若不是闻光寒这个院试案首亲自说起,他才不会写什么话本。

是以,此时看到诺久书的表情,顿时就有点不满,直接就说了出来。

诺久书淡淡地扫了这几人一眼,见他们眼底均是不服气,笑了笑,道:“各位才华横溢,写的东西亦是辞藻华丽非凡。”

她先扬后抑,话锋一转道:“但写话本是一门学问,但不是做学问。”

众人蹙眉,曾应道:“你且详细说说。”

说什么?

诺久书也是一脸懵,看了看身边的男人,得到对方一个鼓励的笑。

她回以一笑,而后组织了一下语言,将自己知道的关于话本的问题一一说了,总之就是一句话。

“吊足胃口就是了。”

其他人若有所思,曾应也一小小敲着手中折扇。

诺久书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话本不只有情情爱爱,若要思考,不若写些破案、江湖的故事,另外,若是不犯忌讳,三皇五帝、戏说历史也可以写写。”

她这话一出,其他人面面相觑,倒是曾应眼前一亮,手中折扇啪地一声收起,敲在手心。

“有意思,有意思。”他笑了两声,而后拱手道:“闻兄,嫂夫人,多谢指导,应这边回去想想。”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其他几人便也提出告辞。

看着他们的背影,诺久书指着其中一个身着补丁撂补丁长衫的瘦小男子看向闻光寒,轻声问:“那是谁?”

闻光寒循着诺久书的手指看去,道:“叫魏文,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家境贫寒,学问虽有些勉强,但为人还不错。”

“学问勉强?”诺久书反问。

“嗯,便是因为如此,今年院试他并未下场,想再苦读两年。”闻光寒解释罢,便问:“怎么注意到他了?”

“他好像有些想法。”诺久书解释道。

“嗯?”闻言,闻光寒看向那人,知道对方背影消失。

几天后,七人中有两人放弃了,诺久书拿到了五份稿件,均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错,不错,真不错。”诺久书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该说这些人都是一点就通吗?

闻光寒拿过稿件看了看,立时惊讶地看向五人,“诸位真是才华横溢。”

曾应傲人抬了抬下巴,轻哼了一声,其他人则是拱手道不敢。

闻光寒同他们寒暄,不着痕迹地打量着魏文,这五分稿件中,曾应的稿件最是气势磅礴,但魏文的稿件却最让人心痒痒。

没想到这人竟然还有这方面的才能。

这几个人都是比较认真的人,诺久书便直接收了稿子,让众人都取个笔名,签了契书,然后就开始着手印刷第一本杂志。

签好契书后,诺久书付了目前稿件的稿费,而后开始催稿,“诸位回去可要好生写后面的故事了。等杂志印刷出来,均给诸位送上一本。”

“自然。”曾应抛了抛手上的碎银,笑了笑。

这点钱他看不上,但写话本他很有兴趣。

倒是魏文,珍惜地将碎银揣进怀里,脸上挂上一个腼腆的笑。

送走了其他人,诺久书又拿起几分稿件看了看,道:“真不错,特别是这文公案,有意思。”

“是啊,没想打魏文这么一个人竟然能写出这种故事,真是人不可貌相。”闻光寒也感叹了一句。

五个人,曾应写的是一个江湖的故事,开篇便是主角的灭门,倒是有点逆袭爽文的味道。

其他三人一人另辟蹊径,将民间志怪故事整理成文。一人坚持些情爱,文字更加缠绵,故事更加悱恻。

最后一人则是大胆地写了一个带着讽刺意味的故事,好在故事背景是在前朝,希望不要被人抨击。

而魏文则是以本朝为背景,杜撰了一个富商及其女儿诡异死亡的案子,不过短短千字,出场的富商妻子、侄子、儿子、朋友及一个生意对象都有了嫌疑。

诺久书拿着那份《文公案》,道:“真相催催这禾文先生赶紧写。”

禾文便是魏文给自己取的笔名。

闻光寒闻言,笑了笑,“是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