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决议攻韩

有人赚,就肯定要有人吃亏。

大规模的撤销军中爵位,自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但是李凌采取的方案非常简单,不愿意呆在部队就走,但是爵位照样撤销。

这几乎是绝人生路的方案,难倒李凌就不怕这些人造反吗?

他当然不怕,因为军中绝大多数人改革之后是受益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士兵都是受益的,而真正吃亏的人,要么是德不配位要么是浑水摸鱼混到了比较高的地位。

愿意跟随他们闹的人除非脑子进水了,所以即便是他们闹也闹不了多大,在王翦砍了几十个人之后,就彻底平息了下来。

事态平息之后,紧接着就是设立新兵营,各军不再直接招募新兵补充兵源,而是由新兵营统一训练合格之后,各个部队再来挑人。

这样一来,各部队虽然补充兵源看起来会延后一些时日,但并不会因为大量新兵涌入导致战斗力下滑,而且新兵营训练期间是没有军饷的,并不会增加军费开支。

至于第三十八军,从最初的一个团,很快就又补充了一个师,这些人全部都是从禁卫军和其他十个军挑选的精锐,而且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装备的也都是马刀和骑枪。

李凌对部队的改造远不止如此,他彻底淘汰了战车这个兵种,大力发展骑兵的同时,还从各地甚至匈奴大肆购买良种马,建立专门的马场进行培育。

一年之期很快就到了,吕不韦郑重其事的在李凌的陪同下不单单视察了三十八军,还有驻守在邺城的部队,以及位于蕞城的新兵训练基地,然后心满意足地点点头。

吕不韦是相信李凌的,而且这一年来,军队面貌一步步的改变他都看在眼里,不过他就非得要视察各个部队,说白了还是虚荣心作祟。

部队改革初见成效,自然是需要一块磨刀石来检验一下效果到底如何。

李凌盘算了许久,终于决定,将目标选定为了山东六国之中距离秦国最近,最没有存在感,也没有铁杆盟友,同时还是实力最为弱小的韩国。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在,因为韩国的名字实在是不讨李凌喜欢了,谁让他跟后世的那个宇宙第一泡菜大国名字相同呢?

“水工令郑国何在!”

“臣在!”

“当年你从韩国使秦侍秦,可是受韩王之命使疲秦之计,妄图毁我秦国的?”

“是......”

平时不问政事,只关心水利的郑国,怎么都没想到几年之后嬴政居然又将当初的事情给提了起来,心想着难不成是又要翻旧账?

可当初也已经因为这件事情敲打过韩国了,自己修建郑国渠有功,之后也是兢兢业业,这嬴政到底要干什么?

“我王睿智,识破韩国疲秦之计,而郑国又专心为我大秦构筑郑国渠,使我大秦关中沃野千里,但这都跟那韩王安无关,韩国,也必须得为此疲秦之计付出代价!”

“还是你李斯最了解寡人,这口恶气,寡人一日不出,心中就一日不快!如今太傅军改初见成效,是时候为我大秦报仇,替寡人出气了!”

“末将愿领兵十万征韩,为我王分忧!”

嬴政话音落,熊启直接跳了出来。

“末将也愿意领兵征韩!”

紧接着是内史腾!

嬴政看了看这两人,最终又将目光看向了李凌。

说白了,这俩人其实嬴政都不想用,此战他要胜,而且要胜的干脆利落,同时还要保证秦国的实力不会展露太多,所以,此二人用不得。

内史腾已经许久未曾带兵出战,熊启自打从魏国返回之后,嬴政就不太待见他。

“依我看,此战还是让蒙恬领兵吧,也毋须发兵太多,只用一个军,打疼韩国就行了。”

“太傅?太傅未免太过轻敌了吧!而且蒙恬他,真的可以?”

得,李凌给了意见,反倒是王倌站出来反对,而且其他的朝臣显然也是不认同李凌。

“虎父无犬子,蒙恬身为蒙武将军之子,蒙骜将军之孙,王相是怀疑蒙骜将军还是蒙武将军?”

“我没有!只是他年龄尚幼,又无领兵经验,太傅这么做太冒险了。”

抬出蒙恬的爷爷和老爹,效果那可是真的好,王倌只能以蒙恬的年龄和经验说事。

“王上即位之时年仅十三,现如今大秦如何?蒙恬与王上同岁,而且自幼陪伴王上左右,所学甚多,又是将门之后,你现在说蒙恬年幼,那你是不是说王上也年幼,也什么都不能干?”

“我...我...王上恕罪啊,臣绝无此意。”

看着王倌跪在地上不停求饶,李凌差点都要笑喷了,但还是得强忍着故作一脸严肃。

王倌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而且太保守。

“王相快起来,寡人明白,寡人没有怪你。”

“蒙恬虽年轻,但绝不是年幼。而且他也并不是没有领兵的经验,我大秦发四郡之兵救魏,蒙恬随行,跟随在王翦将军身边,表现如何?”

李凌直接看向站在自己身侧的王翦。

“蒙恬不愧是将门之后,虽年轻,但确实是个领兵之才,倘若假以时日,成就必然不负蒙老将军在天之厚望。”

“很好,既然如此,那请问王相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没..没了,领兵作战我不懂,一切还请王上和太傅定夺。”

王倌冷汗直流,自己就多嘴了一句,哪想到会被喷的这么惨。

“没有与生俱来的将军,任何人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王上,我认为让蒙恬领军并无不妥,同时我也愿意作为监军跟随,亲自督促蒙恬。”

“好!寡人准了,攻韩一事,寡人就全权交由太傅负责了。”

嬴政心满意足,一些蒙骜的旧将同样也是心满意足,除了可怜的王倌,莫名其妙险些掉了脑袋。

廷议散去,李凌都还没离开王宫,没想到刚刚被吓破了胆的王倌就直接找上了李凌,搞的李凌又是好一阵安慰,同时也指出王倌不该如此胆小,身为丞相,若是如此胆小怕事,那岂不是容易坏了秦国大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