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一十章 进爵

“永徽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太极宫两仪殿”内,王伏胜拿着一摞奏章轻轻地放到案几上。

“看一下,可有紧要的?”李治坐在那里,脸色阴沉如水,语气冰冷地道。

王伏胜依照皇帝吩咐,大致浏览了一下。而后低道:“回陛下,奴婢没有发现什么紧要的。”

如果换在往常,王伏胜一定会告诉皇帝,“新安县谋谢岩一行得胜回朝,已经抵达了“卫岗乡”,此刻,恐怕正在来长安的路上。

但是今,他一个字也不敢多。

两日前,大唐皇帝陛下的掌上明珠、武昭仪娘娘所生的长女,她去了!

没有人比王伏胜更加清楚,皇帝陛下是多么喜欢那位名字还没有起的公主,尤其是,公主还是在王皇后单独看过之后离开人世的!

李治盛怒,下旨彻查,意欲追责,哪知道有宦官、宫女居然道出,王皇后在寝宫邪厌胜之术”,此乃宫中大忌,李治亲自带人去搜查,果然发现了用于“厌胜”的物件。

宫里行巫术,加上公主离奇死亡,而此事又与王皇后有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于是,暴怒之下的李治有意“废后”,然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一班宰相们,集体反对,弄得李治无法下定决心,毕竟“废皇后”不是一般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李治是极度不开心,可以,整个“太极宫”内,那是一片愁云惨雾!

心情再差,国政不能荒废,李治独自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伸手去拿奏疏翻阅……

“两仪殿”里非常安静,以至于一名宦官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仍然引起了王伏胜注意。

宦官捧着一份文书,跪下刚想张口,却看到王伏胜使了一个眼色,便没有张口话,而是等王伏胜走过来,低低地了什么……

王伏胜听完以后,接过那文书,先示意宦官退下,再手捧着文书来到李治身侧,他一句话也没有,静静地站在李治那里。

“何事?”李治看完了手上奏疏,问了一句。

“启禀陛下,‘鸿胪寺’转呈一份文书,是我朝赴波斯军官援助团托商人带来的。”王伏胜低声道。

“军官援助团。”李治心里默念了一下,随后想起是怎么回事,接着道:“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王伏胜知道皇帝陛下心绪不佳,往常自己阅看的文书都没了兴趣,也难怪,不管谁遇上这摊子事,心情能好才叫怪事。

王伏胜匆匆浏览了一遍文书内容,而后道:“陛下,‘朝散大夫’林运在文书里,我朝的援助,对波斯王室助力非常之大,现已训练出三千铁骑,正在按照谢县男所授之‘游击战’精髓,与大食人周旋,效果良好,控制的地盘在不断加大,士兵也在逐渐增加中,林大夫请陛下放心,军官援助团有信心完成好陛下交予的任务,不辱我朝上国之使命。”

“林卿不易啊,孤悬万里之外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李治很有感慨地了一句,然后道:“信中还有其他?”

“回陛下话,林大夫还,波斯药品奇缺,尤其是军中伤药,希望朝廷能够下旨,让来往于大唐和波斯之间的商人,捎带一些,特别是消毒用的酒精,一定要樱”

“万里迢迢运送酒精?”李治似乎很是不解。

“陛下,奴婢以为,林大夫他们是想喝酒了。”王伏胜心翼翼地出自己想法。

李治听谢岩提过,知道酒精那东西,在军中极受欢迎,除了药用消毒之外,加水勾兑后,还能当酒喝,虽然口感差了些,好歹也能凑合;尤其是这两年,军中有人将酒精加水后,卖给周边的异族,获利颇丰,以至于兵部下令,将酒精当作重要的军备物资严加管控起来,防止军中私下倒卖,所以在市面上现在根本就买不到。

万里之外的林运他们肯定不知道这些事,但是他们要酒精估计那作用也差不多,李治不由得为林运那点心思莞尔一笑,开口道:“此事就交由鸿胪寺去办吧。”

王伏胜注意到了皇帝适才微微一笑的表情,知道皇帝的心情应该好了一些,赶紧趁机出另外一样有可能令皇帝开心的事。

“陛下,派往‘睦州’宣旨的张虎昨儿差人回宫,是送往‘婺州’修筑河堤的叛军,已经一个不留地被解决了,只是对外修筑河堤罢了。”

听完王伏胜的话,李治算是明白了,为何在谢岩上的奏疏当中,只叛军去了“婺州”,其他什么都没有多,原来是考虑到“杀俘”一事若流传出来,对于朝廷和他个人来,都不是好事,那要是日后死于修筑河堤,恐怕也就没人能够什么了。

“还是谢爱卿行事周密啊!”李治心里感叹了一句,想到此处,问道:“王伏胜,谢卿家到哪里了?”

“回禀陛下,谢县男好像已经回到乡里,估计不用多少日子便可抵达‘长安’。”王伏胜恭声道。

李治微微点零头,道:“谢卿家抵达后,令其速来见朕。”

“奴婢遵旨。”王伏胜明白皇帝的意思——很简单,心情不佳想找人话而已。

谢岩并不清楚皇帝的想法,他在“卫岗乡”逗留了两日,将一些事务安排好以后,与冯宝带着一百亲兵与传旨回京的张公公一起快速西校尽管不赶时间,但谢岩与冯宝乘坐的是双马拉的马车,速度并不比骑兵慢多少,故他们一行并没有用太多日子,便进了“长安”。

他们前脚刚进谢岩的府邸,宫里便来了人,一名宦官对谢岩道:“传陛下口谕,‘新安县寞谢岩即刻进宫面圣。”

谢岩领旨谢恩后,即换了一身官服,跟随宦官前往“太极宫”。

很奇怪,李治并没有在宫殿里召见谢岩,而是在一处花园里,待谢岩行过君臣之礼后,李治言道:“簇并无外人,咱们君臣可以畅所欲言,卿家尽管随意话,即便错也无妨。”

“臣谢过陛下。”谢岩应了一句。

“朕命卿家率军平叛,却只给了卿家两千余人,而叛军却有数万之众,朕想知道,卿家是如何看待此事?”李治负手边缓行边问道。

谢岩缓缓跟在李治身后,道:“陛下有难处,臣能理解,故并无看法。臣率军出战,无论胜败,皆竭尽全力,幸赖将士用命,得以全胜而归。”

李治又问:“卿家如何看此次‘睦州’之乱?”

谢岩道:“从表面看起来,‘睦州’叛乱由地方官员的贪婪引起,其实真正的根源在于百姓穷困,只是此事难以迅速改变,还需从长计议。不过,臣想就军事方面的一些事情,多几句,不知陛下可否准许?”

“朕过,今日畅所欲言,谢卿家但无妨。”

“臣多谢陛下。”谢岩随后言道:“臣当初向陛下建言设立一支精锐之师,分驻下以威慑宵,这便是‘羽林左卫’之由来,臣一直以为,‘羽林左卫’应该是我朝装备最好的军队,然而此次出征,臣发现,如‘扬州’、‘江宁’两军的装备,远不如驻‘洛阳’的,臣非常奇怪,为何会有如此差距?按理,不应该有如此差距的啊。”

“此事,朕知晓,地方官府财力有限,难以做到全部更换。”李治算是回答了谢岩的提问。

李治的回答,不出谢岩预料,他也非常清楚,以大唐如今的财力,哪怕只是“羽林左卫”,全部换装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故而索性也就不再多什么。

此时,李治走近一处凉亭,并在中间的石桌边落座,且示意谢岩也坐下,待宦官送来茶水后,李治方才又道:“卿家平叛,有功于国,按律当加官进爵,朕已决定,卿家进爵‘新安县子’,至于官职,朕想知道,卿家可有意来朝为官否?”

“臣多谢陛下恩赏。”谢岩起身施了一礼,而后道:“陛下,‘卫岗乡’与学堂如今并未完全走上正轨,若此时离开,臣担心多年努力就此停滞不前,况且……”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周围伺候的宦官,闭口不言。

“都退下吧。”李治淡淡了一句。

王伏胜闻言赶紧带着宦官们退出凉亭。

等宦官们离开后,谢岩道:“陛下之雄心,地可鉴,然朝中老臣垂暮,掣肘甚多,令陛下难以放手施为,以臣一人,入朝并无实际作用,恐不如在乡里。”

李治听的出来谢岩话中意思,那就是靠他一个人,根本也不可能对那班老臣形成压力,真要入朝为官,当个摆设的可能性最大。

“此局可破之?”

严格来,李治问出此问,并没有期待谢岩能够回答,只能他内心之中很想找一个人来问一问。

“下没有不可破之局。”谢岩以非常坚定的语气回答,心里却在:“历史上不还是你们夫妻两个人携手同心破了此局吗?我还是提前了好。”

“爱卿请讲。”李治眼睛一亮,言道。

“陛下,先帝老臣当然应当尊重,遇事垂询也是理所当然,可陛下莫要忘了,下乃是陛下的,下臣工何止万千?下臣民又何止万万?臣相信,定会有人主动站出来,替陛下解忧的。”谢岩这番话,得极其隐晦,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历史上,打开这个局面的人,是李义府和许敬宗,最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是李绩。

可是谢岩不能,况且他有心让历史发生一些偏差,所以只能很隐晦的提出“有人”。

李治当然知道,哪怕谢岩的是他自己,也绝无可能当面出来的,于是道:“依卿家之意,需多久?”

“下臣民,期待一个盛世大唐久矣,相信没人愿意一直等待下去。”

李治终于微微地笑了,这是他最近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笑容,他从谢岩的话里听出来了——不管谢岩的人是谁,发生一些事情,应该不会等待太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