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急转直下
第二日午后,宣王元在为派人送来了那日沈丞相一族惨被灭门的卷宗。
对于这般信守承诺的人,墨殇雪很是欣赏,整个下午,她都在房间翻看着,想要查找其中的线索,可当她看到记载着没人尸首的介绍时,她的眼泪就犹如翻涌的河堤,再也抑制不住的冲了出来。
父亲、母亲惨死,她身为女儿不能即刻手刃仇人,将其斩杀,报仇雪恨,反而在为求自保,过着谨慎微的日子,她实在心疼的无以复加。
傍晚的时候,凌月带回来一个消息,杨氏通禀了永安侯,告知了候夫人,明日晨起,要带着府中家眷前往城外的镇国寺,为了李氏一族祈福。
乞求侯爷路途永顺,健康长寿。
墨殇雪知道,在通常的情况里,北凉的女子除了参与各种宴会可以外出之外,剩下的便是这行烧香礼佛之事,才可以出府。
因着是大户,所以出门的机会是极少的,她们能抛头露面的机会,也等同于凤毛麟角,如今能有这么个机会出去游玩,她们自然都是乐意的。
但墨殇雪却觉得事情不会这般的简单,心里总有个疑团在暗自生成。
或许这是杨氏借机想要除掉自己,也由未可知,但既然是后宅女眷全都去,那她自然也是不惧的。
墨殇雪想到这里,觉得整个事情,也该给杨氏一点教训了,倒也点头应允了,让凌月去恢复,是她定会前去....
而让众人更想不到的是,就在永安候府的人刚刚准备入睡,准备明日清晨出发去镇国寺的时候,自宫中突然而来的一道圣旨,打破了这一夜永安候府的宁静。
--------------------------------------
照一百三十年;
北凉大陆本就分为五国并肩之势,但由于西渊和北璃两国,连年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促使北凉,景耀,中崇三国,趁其治理内乱之际,达成共同讨伐西渊,北璃两国的同盟,仅在一年之内,三国百万大军便攻破了西渊和北璃的两国国门。
西渊和北璃被攻破后,两国国土被其余三国尽数分化,形成三国鼎立的强盛局面,但三国国君为继续巩固这样的繁盛之局,特签订结盟条约;
条约内至关重要的三条,其一,三国百年之内不能交战,给百姓休养生息之机,其二,三国每五年便要轮换举行一次朝圣,第三,三国必须在每七年以联姻形式来促使三国邦交,以稳定三国政局为主。
照二百四十五年六月夜
永安候府的正院当中,一名皇帝身旁的内侍监高举着圣旨,宣声道:“圣旨下——”
“奉承运,皇帝诏曰,永安候府之三女李颜宁,恪恭久效于闺围,秉性端淑,持躬淑慎,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倾国之姿,静正垂仪,克娴于礼,靡解于勤,今朕特封其为茗柔公主,赐婚与景耀国睿王,缔结秦晋之好,促两国之谊,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众人还懵懂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一切都按照墨殇雪的想法来了。
凌月和红菱诧异的看着自家的主子,原来两人必走一个,走的真的是李颜宁,而且也真的是狠狠的断绝了宣王元在为的念想。
永安侯和候夫人更是对于如此突如起来的圣旨,震惊的久久不能平静,竟连圣旨也险些忘记接了过来。
一时间,当院的气氛静谧,诡谲,众人都纷纷回头看着依旧双膝跪在地上,不卑不亢,一脸镇定的李颜宁。
直到她叩首,高亢犹如清泉入水之声响起:“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才如梦初醒一般,紧随其后的谢恩。
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后,墨殇雪在红菱的耳旁轻声吩咐了几句后,红菱便应下了主子的话;
趁着夜色,骑马离开。
--------------------------------------
三日后,一个名叫云溪的鱼云溪镇的鱼市刚刚开启。经受住一个寒冬的歇渔期,各家存的钱粮米面也快消耗殆尽,所以鱼市异常热闹,从早上便出海捕鱼的渔船将西边的港口塞得满满当当,新鲜的海腥味在空气里游走。
“快些卸货,红姑娘那要的鱼必须鲜活才行,不能有半点马虎。“码头穿单薄短打的汉子赤着脚立在码头朝渔船喊嚷。汉子生得孔武有力,虽然三月寒气还没完全退散,汉子的神态丝毫瞧不出一点怕冷的意思。
“这每年开渔的头一仓,船头都赶着挑些鲜活的给云姑娘送去,真是每年都送这么勤快。“一个矮瘦的汉子在船舱打趣,他的手掌极其大,干活也麻利,用钩网从船舱储水的地方往外捞鱼,每一网都是一条肥胖的鱼。
“可惜船头这赶趟子对人好,也没落得啥好处,听前些日子红姑娘屋里添了个娃娃。”一个微胖的汉子将网起来的鱼塞进竹编的鱼篓,捆好麻绳。
岸上的汉子有些不悦,“木老三,你莫学你家婆娘乱嚼舌根,好好捆你的鱼,红姑娘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哪来的娃娃”。
“我可是听我家婆娘的,红姑娘正在寻奶娘呢,这要不是添了娃娃,找奶娘做什么。”木老三捆好两篓鱼,双手各提一篓,踩着船板走上码头,将鱼篓放到汉子脚边。
汉子抬脚踹他,“不许胡,许是红姑娘帮旁人找的。”
木老三慌忙躲开,往船上跑去:“船头紧些去送吧,也许就能见到那娃娃了。”
船头是个赶海的汉子,闺阁的事他很少打听,倒也觉得木老三得有理,只有自己亲眼见了才能知晓真伪。汉子双手提起鱼篓,紧着步子朝镇子走去。
汉子提着鱼篓穿过闹哄的菜市,走进一条青色的石板路,转了三条街,踏上白色的拱桥,从草棚子到青砖灰瓦,然后又到红墙金瓦,走了半个时辰,方才走到镇子的繁华地方。
汉子在金楼旁的巷子里转进去,走了几步,在一处灰色的门前停下。汉子轻轻放下竹篓,理理身上的衣物,又捋几下被风吹乱的头发,清清嗓子壮胆,才抬手拍了几下门:“王妈,王妈.....”
过了一会,门里有个粗狂的女人声音问道:'谁啊?”女饶脚步声渐渐靠近。
‘鱼市的白炼,给红姑娘送些今年刚打的鲜鱼。”汉子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