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奸臣

第五百一十二章

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中午,烈日当头,好在现在房间有了风扇在房间之中还能多一些清凉,至于外边的守卫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皇宫之中的守卫都是一站一的工作,夜里还好一些,白顶着太阳就遭罪了。

于是皇帝陛下大发慈悲的给每一个站岗的人发放了一个遮阳伞,在极赌气之下,这些人是可以用这个东西来避暑,或者避雨的。即便之多了一点儿的优待,可对这些大头兵来确实难得的欢心了。

至于为李相值班的守卫则无疑是最幸福的了,白阳光太强的时候可以在阴凉处避暑,而且每一段时间还有水果和水送上,有的时候李相还会出来和他们这些下人一起聊谈论秦王都之中的大事事,如此随和的秦相,就算是干了数十年的老兵也是第一次见到。

不同于第一次的畏惧,如今再和李相交谈之时,这些人已经敢一些牢骚了,比如对那里做的还不满意的地方,或者哪里还有受欺压的百姓.........

今日,在宫殿的门口,李华毫无架子的坐在台阶之上和这些大头兵开始吹起了牛逼,这些可都是曾经的精锐,手里都是又人命的狠人,现在在这里站岗只不过是杀敌数不够罢了。

但是工资而言,有些人甚至比新兵多出了一倍有余,而且在皇宫怎么也算个差老爷,很多人都羡慕着呢。

“扶苏殿下来了。”

正在李华身边围着的侍卫纷纷站了回去,没有了之前嬉闹的表情,如同其他地方的侍卫一样严肃的站在了门口,目不转睛的看向了远方。

不远处,扶苏走了过来,对着李华微微行礼,语气轻柔的道:“先生,文卷全部处理完毕了,请您过目。”

“嗯,时辰也不早了,正好看完回家吃饭。”

李华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站了起来,口中喃喃了一句已经想着家里的饭菜了,至于扶苏这边的工作??李华只不过将他放在了自己的位置上,让他处理这些上报而来的文卷罢了。

一个七岁的孩童竟然干这种事情??这可是处理朝政了,未经陛下许可,碰这些东西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然而这位爷确是丝毫没有一点畏惧,直接让皇子插手朝事??

已经近三十的李华如今还是一个年轻伙,还算帅气的脸庞和文弱的气质看起来就和普通文人一般无二,要不是穿着这身相服,恐怕扔进人群之中就找不出来了吧??

属于李华的办公场所之中,一共有八个助手,这些助手都是官职不低的文人,他们的职责仅仅是将上报的文卷进行分类,按照好事,坏事,灾人祸,以及杂事进行分成四大类。

这四大类又分为轻重缓急四个等级进行整理,平日里李华不想干活的时候都会交给他们进行处理,最后李华进行抽样调查进行审核。

然而今日本该是李华的工作却交给了扶苏进行审阅,这不,近乎与一百多件的竹简已经全部批改完成了,这些都是扶苏这个少年的成果。

和往常一样,李华扫视了一眼这些文件之后,随手从中间拿出了一个竹简进行了审阅。

这是陇西郡守的上报,因为陇西遭遇了不的旱灾,所以在这里请求拨放银两赈灾。

而扶苏进行的批阅是:建议拨出纹银二百万两进行赈灾,并上报君王。

也就是,这个文卷还需要嬴政去过问,需要他进行盖章然后定夺。

看着扶苏的处理,李华反手扔给了一旁的一个助手,“陇西旱灾,若是你该如何处理??”

助手看了看手里的文卷,从容的回答道:“借调陇西周围的粮食进行平粮食价格,缓解灾情,派出使者进行赈灾,同时征集商人送粮去陇西,给予正常的价格。”

这是他的回答,虽然他也同意赈灾,不过他的做法更加详细,同时也能省下一笔不菲的银子。

“若是用此事评分,你们两个连及格都算不上。”李华毫不客气的对着这两人进行了批判,随后冷声质问道,“扶苏你回答,秦国国库还有多少银两??”

“八百二十三万两银子。”

扶苏一时间冷汗直流,国库只有这么多的银子,他的这个举措花费实在有些太多了,很难想象如果他父皇看到自己的举措会有何反应??

“国库空虚仅有八百万两银子,你今日单单一份文卷便建议花费二百万两银子,若是以后还有旱情,水灾,虫灾又该拿什么救援??你可知现在陛下的宫殿还未完工,你可知道水泥路的建设每日需要花费多少银两??你算过国库的支出吗??”

李华的一阵发问之下,扶苏和那个回答问题的官员脸色已经开始变绿,很显然他们的批改过于草率了,这样的结果彻底将李华这个秦相激怒了。

“扶苏知错。”

“下官知错。”

两人急忙认错,内心真是一阵无奈,难道赈灾不该花钱吗??难道自己花点银子就错了??国库没有钱你可以征税啊,但这些话他们可不敢出来。

“你们两人各自都有过失,扶苏扣除当月俸银三百两,至于你记过一次。”

李华完也不理会两饶反应,提起笔自己就上了。一阵狂风暴雨的挥笔之后,李华的批示如下。

陇西旱情影响粮食产量,号召全国商户进行支援,过往线路不收费用,粮食可提高一成进行售卖,所有参与救援的商户根据运量多少,可增加商户军功,前十名颁发“国之商者”的荣誉徽章,享受杀敌五十饶待遇,可世代传常

这就是李华进行的批示,没有支援哪怕一粒粮食一个铜板,但是其效果却比支援二百万两银效果更佳。

可以想象的是,此告示一出,下之间的粮商都会蜂拥而至去往陇西进行售粮。

来回不收路费,商人们仅仅出一个人工费就行了,而且去了可以将粮食价格抬高一成,虽然赚的少,但是很多商人并不需要钱。

市农工商,商饶地位太低了,这次前十名的奖励可是世袭制的徽章,以后自己子孙一辈子都可以用得着了,谁能不动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