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律令大明

第八十二章 结案大吉

沸沸扬扬的凤阳府乡试弊案结案了。

身为钦差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汤友恭经过搜集证据、多方巡查、并对作为当事饶刑部右侍郎左忠文和解元李之弘等人进行传讯,并没有发现什么疑点,便以“查无实据”为由宣布结案,在贡院布告栏张榜公示,并上书朝廷,呈报案情报告,便灰溜溜地返回了京师。

此消息一出,自然是大快人心,中都所有李之弘的拥趸都长出了一口气,一些把李之弘雕像供在家中的百姓还专门买了鞭炮庆祝,暗喜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派来的钦差断案如神,还了李解元的清白名声,也给了他们可以在街头巷尾吹牛打屁至少五年的谈资。

李之弘的身边饶心里自然也是放下了一块石头,常月不用,自是欣喜若狂,高胸又一次扑进了李之弘的怀里面,当然事先肯定又一次挥起了粉拳威胁了常老六三人。而常老六他们自知抗不过常月的威胁,索性将监督他们的权利用以寻租,打着幌子向李之弘道喜之外,威逼利诱李之弘出石头记的后续情节。

没错,常老六已经不关心西游记如何发展了,反正他也大概知道了后续情节,现在是缠着李之弘要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八卦,那副痴迷的样子,仿佛想钻进书里把宝哥哥取而代之。一个八尺壮汉,心思竟然如此细腻,对男欢女爱的情节爱不释手,真的让李之弘大跌眼镜。

颍州四人和章正也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毕竟是得到了李之弘的指点,要他们身上没有污点,他们自己都理亏,好在事情泄露的巨大威胁还有李之弘对他们的大恩让他们互相监督,守口如瓶,也总算是熬到流查结束,皆大欢喜。

他们加上李之弘六人,包揽了此次乡试的前五名,早已是声名大噪,不仅在颍州老家家喻户晓,就是在中都也是尽人皆知。好些落榜的士子便经常性的宴请他们,向他们求教翻盘得胜的秘诀。当然那个最关键的秘密不能,其他的还是可以吹一吹的,尤其是章正,经常性的与李之弘探讨如何破题,早已是胸中有沟壑万千,可以舌灿莲花,滔滔不绝,一下子就把那些人给震住了。

再加上他们与李之弘走的颇为近,时不时还吹嘘一下李之弘的平素事迹,口才极好,引人入胜,不仅进一步弘扬了李之弘在广大士林中的名气,也让自己等人成为了许多儒生宴会的座上宾,从一年之前不过是一个以为人打官司为生的落魄生员成为乡试第三名亚元,走到哪里都炙手可热。

如此一来他们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李之弘突然奇想,不如几个人就结社算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对他们后续的会试也是大有帮助。毕竟,科考可不仅仅是文采笔墨,人脉结识也很重要,而一个有名气的会社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弘月日报已经火遍大江南北,每日就算印刷了十万份都不够卖的,潜在读者更是数不胜数,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已经名声显赫的他们给自己的报纸当编辑。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报纸在民间舆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便是之前的汤友恭,也只是以为李之弘是为己正名罢了。而现在,李之弘要让这个威力巨大的武器提前数百年走进历史,只要控制妥当,给朱老大和盘托出,甚至邀请锦衣卫驻派报社专门审查都可以,那么,自己以后将不再会受到任何舆论的影响。

颍州四人和章正欣喜若狂,以为这是李之弘愿意彻底接纳他们的意思,也对李之弘请他们当自己报纸编辑的事情一口应允。当即六人便寻了城郊凤凰山,焚香祷告,立下誓言,以李之弘的“弘”为名,成立了日后让无数士林学子仰望憧憬的弘社。

然后他们迫不及待开始了为弘月日报做编辑的工作,除了常规的时文、官方邸报、地方消息以外,章正还在李之弘的要求下专门开辟了普法版块,收录凤阳府以及周围府县的难案大案,寓法于例,宣传朱老大的《大诰》,开启大明的普法工作。

只是有一点比较让李之弘头疼,那就是连环画版面。

自己当初之所以要搞连环画而不是普通的话本是有苦衷的,毕竟大明识字的人太少,而连环画是个人就能看明白,更别像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大型ip作品更能够引人入胜。而这些文盲百姓看了画以后,也会尝试着去阅读报纸的其他版面,无形之中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进一步加深了弘月日报的在他们心中的权威性。

总之,李之弘对弘月日报的设计理念就是,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管你是儒生富商,还是平头百姓,都可以在这份报纸中找到想读的内容。耳濡目染下,这报纸就成了权威,甚至是精神寄托,以后自己要是想搞什么动作,就先在报纸上发声,很快就能够取得民间的支持力量。

左右舆论的力量果然很爽,可再怎么爽,也还是解决不了李之弘每日更新画作的痛苦。虽然都是脑子里自带的,还是经过了后世商业市场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但精品往往意味着精雕细琢,意味着大把大把的时间。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每可以多更新一点,可要是后面自己去了辽东打仗怎么办?难道还随身带着画板和笔墨纸砚?那还打个鬼的仗啊~

思来想去,李之弘决定,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把西游记、石头记、白蛇传三部作品的简约版画出来,至于版等自己有时间再,而水浒传和三国通俗演义他另有安排。只要那个人找到了,以后他就有专业写手了,而有了写手,有了作品,画出来也就轻松多了。

中都这边的烂摊子处理完事,远在霍山督工铁矿的李如斌也是松了一口气。当他听自己的儿子深陷泥潭之后心急如焚,如果不是他有要事在身,肯定就要杀过去了。当然还是在李之弘的来信劝下耐住了性子,继续相信深得书九卷传承的儿子,最后果然安然无恙。

而他的要事,则比督工铁矿更为重要,因为太子朱标已经到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