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瀚明大厦(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社会上从事简单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第一批人通过简单的市场经济而得到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当时的公有制体制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无法得到显着改善。

流传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不满言论,形成体脑倒挂现象,也导致了读书无用论一时的盛行。

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大潮冲击下,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读书无用论的思潮重又悄然泛起。

2000年代前后在教育费用猛涨(10年涨了20倍)、就业低潮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自谋职业,使得贫困群体(尤其是农村)负债读书、还债无望,初中生流失、辍学现象严重。

是为农村的读书无用论现象。

在大学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暴增。

相反的,社会上可供提供的工作职位的增长却跟不上毕业生数字的增长,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时有出现数百人抢一份工作的景况。

而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

一些地方大学生的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

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读研究生课程。

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恶化的原因除了大学生本身数量的增加之外,也包括由于学术腐败与应试教育而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日益低落,加之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很多时候大学生已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

在就业形势恶化的同时,中国大学的学费却急剧上涨,很多学生家长已难以承受。

加之中国大陆的股票等资本市场交易极为活络;社会上所谓的“暴发户”日增,相对而言知识分子地位下滑,也是读书无用论的成因之一。

有人概括说,1960、1970年代是政治权力扼杀教育,2000年代则是教育产业化和多数人群被边缘化造成的经济困境扼杀教育。

2013年的《中国蓝皮书》其中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报告称,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有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

极端的例子是,只有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即使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用不到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应用实践性技能,学校教育未能提供,这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而许多毕业生感到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帮助不大。

此种情况反映在研究中为,专业课成绩好坏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没有太大的关联,并且对于毕业生随后(毕业7年内)的收入增长和职位提升也没有正向作用。

它导致的后果是,许多学生对学校教育不满意,认为学到的专业知识无用,对专业课学习采取应付态度,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学外语、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等方面。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教学内容常常基于教师本人兴趣和专业知识,而较少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学校的业绩考核迫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发表论文和申请研究项目,从而忽略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说。

发出“读书无用论”呼声的主要是农村。

很多大学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与其得到的回报差异太大,前者过高,后者过低,在一定时期内,很多大学毕业生连接受教育的本钱都赚不回来。

本着不在没有收益的事情上投资的理念,一些农村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却在高考前结束了学生生活。

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老百姓心中却变为“上大学改变命运”。

在计划经济年代,上大学意味着户籍、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这点对农村学生尤为重要。

大学是精英教育,上大学等于有了高人一等的身份,有了衣锦还乡的荣耀。

现在不同了,上完大学却感觉一切都回到起点,工作要自己找,收入还不见得比打工的多。

大学已经变为大众教育,但老百姓没有意识到,还在“改变命运”或“改变不了命运”、“上”或者“不上”之间摇摆,计算着性价比。

读书真的没有用吗?

任何人都承认,一个人如果多读点书,提高素养,那么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同样智力水平的人,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两个人从事同样工作时,成绩一样,一旦工作变得有挑战性,读过书的人就会脱颖而出。

读书依然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当然,这种力量的显露需要机会,有的人也许得不到这个机会,但不读书意味着机会来了,你都无力把握。

上世纪80年代,“读书无用论”害了不少人,当分配制度日趋合理,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读过早放下的书本。

可以想见,今天的“读书无用论”也会造成恶果。

老百姓算经济账有自己的道理,甚至是苦衷。

但教育投资是一生的投资,不要被眼前的利或弊蒙蔽才好。

万人放弃高考,难道果真是读书无用论造成的吗?

通读了新闻便觉,把板子完全打在教育体制身上,或把矛头直指读书无用论,是有失公允的。

首先,重庆上万人放弃高考,有着不同的具体原因。

正如重庆一名招生负责人所陈述的三种原因,一是有的农村孩子迫于无奈,想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人认为,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三是,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作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纵览这三种原因,其实与读书无用论都扯不到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