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决一雌雄(32)

1、责任心首先是对自己的负责

即一个人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和生命的活力,从自己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生活。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是为自己。

如果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做好,没有得到大家对你的认可,那么,他就是对你自己不负责任。

最终,影响最大的还是你自己,绝对不会是别人。

2、责任心是对自己所在的集体负责

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的好坏和成败。

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即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绩来。

有了责任心,才会认真地思考,勤奋地工作,细致踏实,实事求是;才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圆满解决问题;才能主动处理好分内与分外的相关工作,从事业出发,以工作为重,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

就一家企业来说,不论你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一般员工,还是大权在握的领导者,都应有责任心,凡事尽心尽力而为,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态度积极投身到企业建设中去,在企业发展中寻找自己的永恒。

3、责任心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

责任心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

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

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至此,可以看到许多人的不经意间的责任心欠缺。

李铁如和李亚峰二人,由于约定不详细,前年在赤峰市参加桥牌比赛之中,居然非常任性地、旁若无人地大吵特吵,那场比赛因此由大胜逆转为惨败;客观来看,不得不说,两人都很缺乏责任心。

同样,赛后老白的表现也不好。自己与王莹搭档,却经常不管不顾地甩脸子,喋喋不休地指责、埋怨......

另外,最令李亚峰极其愤慨的是,老白听说二人吵架这事情,不顾比赛只结束了四轮,刚刚进行到接近一半这事实,竟然对李铁如说什么,干脆明天别再跟他(李亚峰)搭档了!

真是太岂有此理了!

你还不如索性说,咱们也别继续比赛,趁早回家算了呢!

哪有你这样当大哥的?

其实,就事论事的话,那件事主要责任应该是李亚峰承担才对。

他忘记了约定叫在先,李铁如生气指责他,也有点诚不适合;他只要诚恳道一声歉,事情就能很容易地过去;李铁如从来都不是蛮横不讲理的人。

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反而也很暴躁地,厉声呵斥同伴,让对方闭嘴!

为什么呢?

他认为,那里(他忘记的约定叫)属于二人还没有确定的内容;他完全没有错,承认个什么?

反而是同伴不应该贸然应用复杂叫品,出了问题往自己身上推,自己怎么能允许?

实际上,假如他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李铁如应该也就不计较了,他最在意比赛胜负;那一刻他着急,主要是因为损失很大(亏了十个点)。

李亚峰为什么不平和地反问呢?

很简单,他早已经意识到,这就是自己误会(失误)了,却绝不愿意承认!

总体说起来,李亚峰的责任心非常淡漠;对李铁如这个搭档,一直没有什么尊重,甚至只是看成现阶段不得不利用的工具;等到他有能力时,很可能就会抛弃对方!

这些小心思,都是当时的李铁如完全不明白的。

李铁如的责任心缺失,指的是,他没有及时意识到,继续争吵下去根本于事无补,徒然令损失无限制扩大......

为什么这个锅也是他的呢?

呵呵,对于李亚峰而言,这些他绝不是不明白,而是虚荣心远远大于其它所有事情。

如果,李铁如那时候就早能明白这些,会不会早一些一刀两断一了百了呢?

可能许多人无法相信,怎么会有人迟钝到那个程度啊?

解释这情况有点难。

李铁如一则迟钝,不仅不了解李亚峰的心思,可以说,他周围所有人的心思,他都不了解。

甚至大多数时候,他对自己的想法都属于糊里糊涂的。

二则,他对李亚峰始终残留着第一印象,认为对方很能干;他总是想要,通过帮助对方打桥牌这件事,而一举两得。

对方获得成功(假设能够),自己在修炼方面也有收获。

其实,说他对李亚峰完全不了解也冤枉。

李亚峰打桥牌目的不纯,本意还是在于出人头地,并非纯然喜欢打桥牌。

这一点很隐蔽,他却猜得正着;而李亚峰对他着实不怎么样,他反而没什么感觉。

他自己根本也明白,与李亚峰从来就不是一路人,在一起打桥牌,这只是“且行且珍惜”的一段路。

说了这么多,感觉这里谈到人们的“三心”(初心、信心、责任心)与当下十分时尚的“三观”是息息相关的。

有人说,人世间所有的矛盾其实都是三观问题,无一例外。

对于人世间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本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深究的意义。

到了成熟的年龄,懂你的不说也懂,不懂你的解释了也依然不懂。

最终能让所有人懂的,不过是时光的雕刻,它会让你大彻大悟、亦或幡然悔悟。

其他人未必看得到,结果自由品味。

一个前行者,对于其他经过的路人来说,多说无益,合则稍留,不合则走,原因见下。

每个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说自话,根本听不进去对方的语言和思想,这个很正常,甚至完全不必焦灼暴怒和痛心疾首。

因为大家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不在同一个频率上,当然会听不懂。

世界上总有人能听得懂你所说的,不如去寻找那群人。

所以说,好聚好散,聚散都是缘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