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首访赤峰(19)

在同一时期亦有音乐实力强劲的新人譬如张学友、吕方和李克勤等活跃于香港粤语歌坛。

他们所唱的歌曲很多都是改编自日本歌曲。

张国荣的《不羁的风》(大泽誉志幸《la vie en rose》)、《e》)、《太阳星辰》(原曲德永英明《birds》)、《每天爱你多一些》(原曲桑田佳佑《真夏の果实》)、《还是觉得你最好》(米米club的《爱してる》),梅艳芳的《梦伴》改编自近藤真彦的《大将》,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更与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及blue jeans的《无聊时候》同时改编自近藤真彦的《夕烧けの歌》、罗文的《好歌献给你》来自西城秀树的《ブルー·スカイ·ブルー》,吕方的《回来吧》(德永英明的《风のエオリア》),徐小凤《喜气洋洋》(五轮真弓《恋爱ともだち》)、薰妮《故乡的雨》(千昌夫《北国の春》)。

四大天王、beyond、王菲时期。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支配香港乐坛,并垄断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

虽然张学友凭着出众的歌艺而雄霸整个乐坛,并成为了1990年代的乐坛巨星,但乐坛已开始出现吹捧偶像而不重实力的现象,整个粤语歌坛的一线歌手亦被认为只有张学友一人是以实力为主发展的歌手。

张学友于1997年展开大型音乐剧《雪狼湖》,对于流行音乐歌手是一种新的尝试,并获得了成功。

其他歌手并未主动效仿,所以并未成为一种潮流。

但是音乐剧的模式被他探出并成为粤语流行音乐歌手的另外一条“出路“。

“四大天王“时期至黎明和张学友先后宣布不领取乐坛奖项后逐渐没落。

“四大天王“时期之后,吹捧偶像而不重实力的现象在1990年代末期愈来愈明显,加上唱片公司和电子传媒只重视市惩包装而不重视音乐创作,导致音乐界人才青黄不接。

beyond成立于1983年,以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四人的阵容最广为人知,是香港乐坛殿堂级摇滚乐队,华语乐坛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

1988年创作的《大地》是beyond的成名曲,亦奠定了beyond在香港乐坛的地位。

1989年写给母亲的《真的爱你》成为大街小巷人人琅琅上口的歌曲之一,1990年创作的《光辉岁月》歌颂了曼德拉伟大而光辉的一生,1993年创作的《海阔天空》是beyond发展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1993年,乐队灵魂人物黄家驹于日本意外离世,乐队没有再寻找新成员填补。

2005年,beyond举行了“beyond the story live 2005“世界巡回告别演唱会并宣布解散。

黄家驹离世时,李铁如甚至还根本不知道beyond;直到2003年左右,beyond都要成为历史了,他才在网吧偶然了解了这个传奇组合;因此开始狂热地喜欢黄家驹。

实际上,前几年电视里面,黄家驹的粤语歌节目数不胜数,他都充耳不闻。

王菲在1992年凭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为乐坛天后,在1994年,王菲推出了一首在华人心目中家喻户晓的歌曲《我愿意》,成为华语乐坛天后,在后期更有《红豆》、《约定》、《开到荼靡》等经典金曲,其单曲《eyes on me》更在东瀛大卖三十多万,是公认的亚洲天后。

1995年以及1996年张学友分别取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亚洲最杰出歌手以及最受欢迎华人歌手大奖(只在此两年设置),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攀上巅峰;他亦发行了高销量的数张国语包括在大陆地区大热的唱片《吻别》,《祝福》,《真爱新曲+精选》等,同期发行的数张粤语唱片如《情不禁》,《真情流露》等亦流行于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国语地区,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取得了另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张学友成为香港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统领香港流行音乐的四大天王之首。

此时,部分非粤语为母语的歌手亦尝试发行粤语唱片,如台湾的邓丽君、周华健、任贤齐、吴奇隆、伊能静、张信哲、许茹芸、苏慧伦;星马地区的许美静、巫启贤及中国大陆的梁雁翎等等。

他们为粤语流行音乐添上了更多不同元素,而此风气一直持续至1999年为止。

k歌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音乐文化之一。

自从香港盗版音乐充斥市面起,香港乐坛开始处于低迷,至使唱片公司收入大减。

于是,唱片公司与卡拉ok集团合作,推出独家试唱歌曲,乐迷可在卡拉ok盒子观看新歌的音乐影带或试唱该歌,以图吸引卡拉ok盒子的生意,及令香港乐迷重新注意本地乐坛。

唱片公司为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一般会要求音乐人在作曲时采用较简单的音乐和重复易记的歌词,令乐迷较易掌握该歌曲。

而大部份歌曲以情歌为主并开始公式化,由于要迎合市场需要的关系,从而慢慢降低了歌曲的素质和大幅收窄了音乐人的创作空间。

结果久而久之,香港乐迷开始对“k歌“生厌,不愿再浪费金钱购买本地唱片,唱片公司却又未有迎合这个市场趋势去提升歌曲质素。

结果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恶性循环下,不单无法走出香港市场,削弱了在全球华人社区的影响力,甚至连本地市场也失守,大批香港乐迷流向台湾、日韩、英美等外地音乐之上。

可是,莫名其妙的是,绝大部分乐迷在卡拉ok盒子仍唱广东和国语歌,有些还唱近期的广东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