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茶楼恶斗(15)

王阳明把执行范畴中的知理解为良知,认为圣学功夫即致良知。

可见,知行观都是受到历史发展、时代精神状况影响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知行观,都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

知行合一,网上词典的翻译是“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意思是“知识和行动的统一”,这个翻译没有大问题,不过用来翻译心学的知行合一,却是值得商榷。

knowledge除了有知识的意思,也有了解、理解的意思,这和心学的“知”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另一方面,心学的知行合一翻译成“unity of conscience and action”——良知和行动的统一,是否准确呢?

答案是否定的。

即使在王阳明的学说中,知行合一的“知”也不能等同良知。

知行合一的“知”,无论是《左传》、程朱理学还是心学,用现代语言来说,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内在的知识,重点在于指引人的行动,范畴是人的道德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

内在的知识,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信仰、道德、灵性的内涵。

因此,知行合一,应该翻译为“the unity of inner knowledge and action”——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

而在血腥的沙惩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仇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知行合一”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

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

所以就放弃了追求。

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

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

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阳明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定约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

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阳明。

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阳明“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王阳明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

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

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

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

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

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

虽知不行,本质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

“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

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

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