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头牌李师师

钟粟和康大官人很快便达成了合作事宜。

商业合作这种事情,就是个利益交换的问题,只要两方觉得了自己需要的利益,合作自然会很容易。

钟粟需要将汴京春晚搞到一个高度,没有李师师的加持,的确有些难度。

可惜的是,李师师早就属于樊楼。

至于红油香辣火锅的事情,钟粟倒是不介意。

制作工艺无论如何是不会告诉别人的,这可不仅仅是火锅底料的事情。

但如果说有偿提供火锅底料,其实和他的百日醉白酒的供应方式类似。

东西卖出去了,同时保住了秘笈,还是很划算的。

两方各取所需,都觉得还算公平。

其实钟粟真没有在意这些,不就是供应红油香辣火锅底料吗,供应就供应,反正也不缺樊楼那些。

这才是第一道过低,钟粟还有很多后手的。

除了目前已经开发完毕的红油香辣火锅,以后还可以做出菌汤火锅、三鲜火锅之类的。

至于火锅的器具特色,鸳鸯火锅和九宫格火锅已经在钟粟的计划中。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让韩百炼稍稍多琢磨一番,他的精湛铁艺,打制这样的东西简直不要太简单。

钟粟当然明白,这些入无非是形式上的做派,他还有其他的谋划。

其实除了火锅之外,钟粟还断断续续地搞出各种所谓的奇怪菜蔬。

正因为这样,钟粟才不会担心什么,大不了以后做动动脑子,多发明出几个菜来。

其他的酒楼如果想模仿,就让他们随意折腾吧,反正商业竞争这种事情优胜劣汰,不存在同情谁的问题。

钟粟也明白,厨艺毕竟不是黑科技,油炸的秘密不可能长期保持住,一些聪明的大宋人终究会发现的。

可这是需要时间的,到了那个时候,他钟粟已经在汴京市场中占据了一片广阔的土地,还会还怕那些小资本家的竞争。

只要没有大的外部因素干扰,钟粟自信,汴京大学商业街,一定能够成为马行街那样的汴京另外一处中心。

至于干掉马行街这样的事情,他没想过,也没必要。

钟粟拒绝了康大官人让他留宿的提议,李师师再怎么色艺双绝,那也不是他的菜。

如果老是用下本事思考问题,钟粟觉得两世为人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财色,钟粟都看得很淡,他努力经营自己的商业帝国,终归还是为了大宋,为了让园艺家皇帝别走那条最荒唐的道路。

至于为什么要为了大宋奔波,一开始他觉得只是心中不忿,但现在他明白了,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情怀。

宋朝实在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她拥有全世界最高的Gdp,但却也是军事上嘴软弱的朝代之一。

经济实力再强大,那也不能弥补军事上的短视,更不能改善精神上的短板。

一想到这个,钟粟都有一种想捶胸顿足的冲动。

赵家的这些子孙怎么就这么没治国水准,大宋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强健的精神之钙。

皇帝把兵权死死地攥在手中,生怕除了岔子。

至于谦虚做账的元帅,同样得随时向朝廷汇报状况。

如果计划上发生了调整,或者说敌情有了变化,总是还得进行汇报,然后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可前线作战,距离汴京怎么都的成百上千里路,这么一来二去,的确很难捕捉到有效战绩。

正因为这些原因,几乎最多的大臣,都想进入文官实力范围。

钟粟猜测,宗泽虽然有高超的军事天赋,但同样不愿意做一个文官。

对于他们的各种猜测,钟粟不慌不忙。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努力,是能改变很多东西,可有些东西,真是不在朝廷关注的范围。

这其实倒是好事情,就像自己在汴京大学办《汴京头条》。

这本来是一件足以改变人心的事情,可大宋朝廷早已习以为常。

在很多人的眼里,里面的内容,无非就是一些娱乐之类。

只不过,很多歌颂大宋边关军士的文章,虽然套路类似,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钟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文章看多了,自然会起到洗脑的作用。

大宋人虽然软弱,但照样有一颗要取得胜利的心,没有人甘于失败。

对于朝廷官员来说,这些歌颂胜利的文章,他们也觉得读起来非常爽快。

可见,套路文、爽文这些东西,就算是在宋朝,同样是受欢迎的。

钟粟发现,尤其是到了年关,《汴京头条》的需求量又增大了不少。

虽然区区一份报纸赚钱有限,但其中的内容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是无法估量的。

也因为这些事情,钟粟这次的汴京春晚,除了那些喜闻乐见的流行曲目舞蹈之类,他还要加入一些正能量的内容。

比如说辛弃疾的一些词,稍稍改变一下,也是很不错的。

至于李师师,他来春晚可不是唱靡靡之音的。

李师师要来汴京大学商业街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但这件事情,钟粟没有安排《汴京头条》发布这个消息。

其实愿意也很简单,李师师到底是怎么样的人,钟粟并没有那么了解。

可他既然是康大官人交给自己的,那就一切由自己来安排。

当时虽然说借一天,但排演节目的时机当然不算在一天之内的。

“师师姐姐,听说你要去汴京大学商业街唱曲?”

说话的是李师师的小丫鬟,才十四岁,但因为李师师的缘故,没有人敢欺负她。

李师师何尝不知道,自己这个小丫鬟,看起来年龄不大,但身在风月场所,担任对治理的规矩懂很多。

“是啊,汴京大学的山长,也是当今陛下亲封的登封侯,这也是客人中的大贵人。

我从小在樊楼长大,虽然说这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但现在康大官人需要我,这次的汴京大学商业街表演,一定不能轻慢。”

李师师看着铜镜中俏丽的影子,一副顾影自怜的样子。

“姐姐说的是,到时候把婢之也带上,到时候也有个照应。”

李师师点了点头,当然得带上,伺候人的事情,还是得让她去做。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说着说着,话题再次转移到了钟粟那里。

李师师没见过钟粟,但她却从一些朝廷大员那里,听到了一些钟粟的情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