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发配惠州

汴京皇宫垂拱殿。

宋哲宗坐北面南,曾布和章淳正在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从还在进行中的西夏战事说到今年的夏粮收成,从财政课税说到民政学政。

哪一样都都不让他省心,哪个地方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破问题,听着实在是没意思。

除了这些,最头疼的是官吏的任命,有时候因为一个小小的知府职位,各个部院的大佬们各持己见,争到激烈之处,就差大打出手了。

没到这个时候,难题总会毫无悬念地丢给他,他只要做出选择,立马回遭到另外一些人的强烈反对。

最可恶的是,这些反对的人,总会有数不清的理由,偏偏还说得头头是道,很难找到反驳的说辞。

他甚至发现,不管是选择哪个人,总会有人反对他,但他还必须做出选择。

有时候一道旨意明明已经发出去了,还是会有些人站出来,强烈要求他收回成命。

就算出了垂拱殿,有些人还是不依不饶,有时候还会将先帝神宗搬出来说事,弄得他里外不是人。

有时候他真想将反对他的人好好削一削,但他发现,这些人根本就不怕削,甚至在等着他去削。

被削过后,他们反而可以借机一削成名,一代忠臣从此流芳千古,自己反而成了昏君。

有些大臣实在是顽固,不但不怕棍棒加身,甚至以死相谏,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每当这个时候,天空总会飘来两个字“贱货”,但他就是没有勇气说出来。

第二天,这些人照样该说啥说啥,似乎昨天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虽然才亲政不久,君临天下的大爽特爽没感受到多少,做皇帝的各种困难和麻烦却源源不断,皇宫中的各种游戏规则实在太多,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

吃喝有人管,出行有人管,哪怕是玩个女人,怎么个玩法,也得照章办事,多玩一次都不行。

自己虽然是这个花花江山的老大,但很多事情居然不是自己说了算。

之前高太后在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

那时候,大臣汇报事情的时候,高太后会代替他做出决定。

他的心思自然也不在朝堂之上,虽然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还要面对各种繁重的课业,但好歹有一点自己的自由时间。

课业完成的时候,他可以喂喂自己豢养的两头大犬,看着大犬叼着骨头奔跑撒欢,那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除此之外,几个小太监总是会从什么地方,给他弄来一些蛐蛐。

然后大家一起斗蛐蛐玩,哲宗不知道选哪个,总是会有一个小太监给他暗中指点。

所以几场斗下来,他的蛐蛐往往能够获胜。\0

在大家的欢呼中,哲宗也觉得到了来到了人生巅峰。

君临天下之前,他倒是先感受了一下“蛐临天下”。

当然也有背运的时候,有时候正玩的爽,一脸严肃的太傅会幽灵般地出现,目露凶光,杀气铺天盖地。

“官家是要治国平天下的人,岂能沉溺于此等儿戏之事不能自拔?”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提醒,但自己已经被吓得心惊胆战,几个小太监更是肝胆俱裂。

他们知道,接下来恐怕少不了一顿板子,居然敢将皇帝带到沟里,实在是罪大恶极。

宋哲宗的脑回路不算快捷也不算独特,他一边听着朝臣的议论,一边浮想联翩。

在自己的想象中,黄帝明明就是高高在上,遇到事情一言而决,怎么真正干起了这个差事,反而麻烦无穷。

曾布章淳的长篇大论终于结束了,关于几个重大决策的讨论总算有了结果。

有人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需要清理一下周围的保守党人,如果不及时清理,高歌猛进的改革恐怕就会前功尽弃。

宋哲宗看看大家的表情,居然有不少人眼巴巴地等着他回答。

清理吧,反正我也烦了,你们说清理就清理吧,说说吧,准备清理谁,谁是保守派。

宋哲宗这时头脑里面已经一团浆糊,他不明白这些朝臣是怎么做到长时间持续保持高度清醒的。

他答应了就好,朝臣们说了,保守派的人物当然是苏家兄弟了,他们可是在司马光之后最重要的保守派人物。

苏家兄弟名字被提出来后,他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在跟着大家的思维转了。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这两兄弟还真是保守派的中坚人物,可是他们刚刚作出了贡献。

现在立刻要对他们下手,不就是昏君经常干的事情,美其名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

他犹豫了,这个昏君的罪名可不好背啊,将来被列祖列宗带走后,一定不好交代,说不定会下油锅的。

朝臣们自然不会让他勉强去背,他们的一套说辞足以让宋哲宗背得心安理得。

苏家兄弟俩是有贡献,但他们妄议朝政啊,他们说什么新政搞得民不聊生,还说到了先帝时的流民图将会重现人间等等。

这不是该死吗,不但说了自己,居然连先帝都扫上了,这还得了。

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苏东坡听说章楶写了一阙后,自己也写了一阙水龙吟。

这有什么问题吗,词牌名存在专利权问题吗?宋哲宗一脸黑线。

朝臣又说了,章楶可是戍边大将啊,这苏东坡明显是要拉拢边关大将,后果实在太严重,弄不好……

这个猜想一经提出,没有人敢马虎,更没有人敢替苏东坡说话了。

大宋的政权是怎么得来的,大家都心里有数,虽说当时边报说是北汉军来犯,赵匡胤便带兵去抵抗。

但各种说法都有,不少人认为这就是赵匡胤自编自演的一部微电影而已。

北汉之前刚刚被打出了翔,哪来的能力继续征伐后周?

不管怎么样,反正赵匡胤不是自愿,他是因为兵权在手里的原因,被当了皇帝。

现在苏东坡有事没事胡写的什么《水龙吟》,有何企图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扼杀这种可能会出现的苗头。

宋哲宗精神一振,苏家兄弟的问题,必须立刻做出决定。

经过一番利弊权衡,贡献不能被抹杀,但问题存在一定要处理。

本来是要发配海南的,现在网开一面,那就还是去惠州吧,那里人头熟悉,加上苏东坡岁数也不小了,先去那里养老以观后效。

历史的惯性还是无比强大,钟粟想尽办法,将苏东坡发配的时间延迟了几个月,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海南那时候太欠开发了,还存在所谓的瘴气,对于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去送死。

能够免去去海南的痛苦,情况已经好了许多,惠州之前就已经被苏东坡开发了一番,现在算是走上了正轨。

再次发配惠州,也算是故地重游,只是远离了大宋中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