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角防线

苏家兄弟看着这些各色美酒,自己虽然财力不足,但要喝到这样的酒还不算困难。

但夸张的是,尉迟宫铭居然搜罗了十二楼所产的绝大多数名品,就连产量非常小的梨花白也有。

兄弟两人想了想,始终不得要领。

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钟粟这家伙恐怕跟渤海郡王有某种关联,至于是什么关联,即使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

当然,渤海郡王的出手阔绰,也让他们非常惊讶,虽然传说中非常有钱,估计都能位列大宋顶级土豪,但初次见面,就来了这么一发,这可以算是炫富吗?

炫富就炫富,苏东坡是不会和酒过不去的,虽然自己的酒量不是那么争气。

大宋的战事远远没有结束,第一次平夏城之战,其实就是一个过渡,西夏人也是不会放弃的,就像狼是不会放弃吃肉改为吃素一样。

宋哲宗也不会放弃,他觉得自己现在正是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的时候,用来建功立业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祖上虽然也创造了许多荣光,但始终没有将西北这些蛮夷彻底打出翔来。

所以燕云十六州始终是一个痛点,他可不想浑浑噩噩,他要将这个痛点,彻底变成一个爽点。

接下来怎么打,这可是一个技术问题,上次的战争,苏东坡兄弟客串了一次战略技术人员。

宋哲宗在想,如果苏东坡兄弟的确掌握了核心技术,说不定还能再来一发,继续将西夏人打得屁滚尿流。

真正算起来,第一次平夏城之战,并不是很完美,其中的瑕疵不少。

最大的败笔,就是折家军的一次错误军事行动。

眼看西夏人一副狼狈的样子,折可适还是忍不住了,想了想还是头脑发热了,打他娘的。

就是这么一个错误的判断,导致两千名好男儿马革裹尸埋骨他乡。

不得不说,章楶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大将之材,对平夏城之战的计划还是很有见地。

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虽然蒙受了一些损失,但总的来说,还是打出了宋军的威风。

宋哲宗倒是也很现实,他对大宋军队的弱项短板还是心里有数,也没有过多苛求。

眼看大宋再次被卷入战火,宋哲宗虽然犹豫了一番。

想想跟大宋的安危相比,自己的面子还是可以忽略不计,苏东坡兄弟还是要用,说不定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后面的事情,钟粟自然提前就交代了,苏东坡兄弟再次入宫,滔滔不绝地向宋哲宗论述了一通宋夏战争的重要性和可能走向。

最后的结论还是万古不变,打仗是个技术活,同时也是一项投资风险极大的行为。

苏东坡的分析是按照钟粟的意图说的,钟粟的想法,则是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从两宋史里面搬出来的。

有了他的分析,大宋对西夏的战争,就可以避免很多无所谓的牺牲,甚至取得胜利。

苏东坡这次也是挺直了腰杆,对于那些疑惑的眼光,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还是上次的那张地图,为了能够多用一些时间,宋哲宗早已下令,将此地图重新复制了好多张。

苏东坡也是毫不犹豫,拿起一支毛笔,就在这张地图上画了起来。

一边画,一边对宋哲宗和几个权臣讲解,最后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

三个圈分别是堡寨、葭芦寨、三交堡,苏东坡说道,只有构筑这样的三角防线,才能粉碎西夏军的幻想。

三角防线?大宋的官员有点不知所措,这可不是男人渴望的那个三角区域。

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否能行得通,还得反复进行测算。

苏东坡在讲解的时候,早有记事将他的话全部做了记录,然后又迅速整理成了好多份,供大家讨论。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作战方略,具体怎么打,钟粟不知道,苏东坡更不清楚。

但只要能够定出了作战方略,章楶这些将领心里绝对有数。

苏东坡兄弟再次窃取了钟粟的成果,虽然得到了官家的首肯,但心里还是有些郁闷,毕竟这不是自己能想到的。

两人回到府中,居然喝起了闷酒,苏东坡倒是理智,那些好酒,得等到心情好的时候再喝,先来点便宜的“蒙倒驴”即可。

驴不会闷倒,苏东坡倒是先倒了。

﹡﹡﹡﹡﹡﹡﹡﹡﹡﹡﹡﹡﹡﹡﹡﹡

钟粟嵩阳分院现在可是热火朝天,为了提高中举率,杨时邀请了嵩阳书院的一些优秀学生,来嵩阳分院进行学术交流。

一开始,嵩阳书院看嵩阳分院,总感觉像是后娘养的,最多也就是小老婆而已。

自己是高大上的总院学生,有什么可交流的。\0

他们来了不久就发现,实施情况跟他们的想象还是有些差距的。

嵩阳书院学生众多,难免良莠不齐,而嵩阳分院人数少反而占了优势,太差的学生几乎没有。

最让嵩阳书院学生吃惊的是,分院的学生作息时间相对固定,除了每天趴在故纸堆里,还搞些新花样。

最有趣的是分院学生的体育课,他们除了认识蹴鞠一项活动外,其他一概不认识。

他们不明白的是,在那样一条横置的木杆上甩动身体有什么作用,更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一节所谓的体育课。

真正不明白的是,分院的学生为什么要按照哨子的声音,统一做一套相同的动作。

最有趣的是,如果有不认真做的,还会有两个专门制定的人,不停地巡回监视。

五天到了的时候,他们还会将一面小旗子作为奖励,送到某几个学生手中。

看那些学生的表情,这把旗子似乎有着很强的魔力,大家都愿意去争取。

想不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书院中还有一个所谓的医学院,里面居然供养着一伙郎中。

这不是明摆着胡扯吗?养着这样一些郎中,能有毛用。

不过当他们了解到,分院的学生,几乎很少有生病的后,似乎有点明白了。

各种养生保健知识大讲堂定期开设,学生们都多多少少懂一些医学保健常识。

各种早操、广播操、体育课也经常开展。

总院的学生算是看出了一些门道,原来白费力气,流汗吃苦,居然可以少得病,这个倒是新奇。

他们纷纷要求,能不能将那套所谓的广播体操教给他们,杨时爽快地答应了。

立刻有积极的学生,拿出几张大纸,准备将这些稀奇古怪的动作描画下来,回去慢慢琢磨。

至于摆在空地上的那些单杠、双杆,他们照样认真地画了下来,到时候找几个木匠就解决了。

学术交流的时间不算长,总院的学生由开始的不屑一顾,渐渐发现了和分院学生的差距。

他们觉得回去后,一定要和山长好好商量一下,然后学习嵩阳分院的模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