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第375章 指使皇帝做事

丁瑜洲自始至终没有听从许敬宗的建议,他决定开始行动了。

因为按照时间的推算,如若再不开始行动,时间一旦超出了史书记载,肯定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直接影响后续事件的发展。

丁瑜洲越发觉得他作为一个参与者,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虽说史书没有记载他的言行,也或许未来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才导致他在史书消失,这些对于丁瑜洲而言,都是小事一桩。

这些他不管不顾了,因为他也是骑虎难下,李治再度给他们发出了密信,吩咐和命令他们速速想出应对策略,已清除元老大臣。

看如此情形,李治此时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决意与元老大臣们开战,彻底清除元老大臣,以实现权力的集中。

丁瑜洲心中想着,也确实应当如此,尽李治一向豫不决,患有不同程度的选择综合症,想来背后肯定有武媚娘暗中劝说的缘故。

这些都是其次,当下最重要的是统一战线上的战友们,大家似乎都采取了审慎保守的态度,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也就落到了丁瑜洲的身上。

丁瑜洲赶鸭子上架,不得不站在舆论的制高点,飞到大唐朝野的上空,俯视着大唐所有的一切。

他意气风发、胸有成竹,自信满满,深知此番开战必然是期开得胜,马到成功。

丁瑜洲按照自己的设想,回复给李治回信并告知他们已经有了对策。

李治在宫中收到丁瑜洲的回信之后,甚感欣喜和安慰,本来就对丁瑜洲愈发信赖,此番更加丁瑜洲唯命是从。

其实丁瑜洲也有着他的打算,就算许敬宗等人不配合,他心里早就有办法让他就范。

……

显庆二年,仲夏炎炎之日,长安城暑气飙升,整个大地仿佛都笼罩在一层蒸笼之内。

太阳炙烤着大地,如果在太阳底下一直站着,仿佛人都要被烤化了,加之太极宫地势低洼,夏天时容易受潮,宫室内潮湿沉闷。

居住在太极宫内的李治和武媚娘觉得暑气难耐,炎热不堪,想着前往别处行宫避暑,此时大明宫尚未建成,所以李治和武媚娘决定迁往洛阳避暑。

丁瑜洲等一众大作为随员也全都纷纷跟随帝后车驾来到了洛阳。

史书记载,显庆二年唐高宗正式下令将洛阳作为他大唐帝国的东都,并于当年,他们就来到了洛阳的宫殿——洛阳宫。

这些事情,丁瑜洲都一一经历了。

洛阳宫是在隋朝时称作紫薇宫的地方,唐高宗时期对于洛阳宫并未大肆修整,承袭了隋朝的建筑规模和样式。

洛阳宫殿堂相峙,楼台林立,面积是明清皇宫的好几倍。

来到洛阳的武媚娘内心很高兴,因为洛阳是武媚娘一生挚爱的地方,她当女皇之后,正式将洛阳作为了她武周政权的首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洛阳,丁瑜洲继续实行着他的计划。

洛阳也是一个便于实行计划和改革的地方,洛阳远离长安,远离元老大臣们的根据地,所以发动改革运动对于元老大臣而言,更是鞭长莫及,而对于丁瑜洲他们而言,则是再好的优势。

暑气过重的时候,也正是人心最容易烦躁的时候。

不光丁瑜洲跟随帝后前来,韩瑗和来济等人也跟来了,因为他们都是三品以上的重要大臣,所以也都跟着帝后一同前来了。

唯一没有来的人只有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从改元之后便很少活跃在朝堂,所以他没有前来,只待在他们的大本营长安,待在他的书斋里继续编修国史,他没有料到一场又一场的风波,即将向他和他的同僚袭击而来。

即使来到了洛阳,天气依旧炎热,抵挡不住这漫天席卷而来的暑气。

到了晚间,还稍微凉爽些,要是在正午时分,肆无忌惮的暑热是难以掩盖的。

洛阳城的牡丹花甲天下,只是此时不是绽放的时节,那深绿色的叶子全都因为燥热而无精打采地耷拉着。

洛阳宫周围那高大的树木也全都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天空已经连续几日未曾降雨,所以天气沉闷异常,犹如此时君臣关系。

按照丁瑜洲的设想,首先向李治汇报一件重要的情报,让李治尽最大可能性保证公平起见,进而维护自己,配合自己,这是开战的前提。

他以匿名信的方式向朝廷揭发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此信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让整个朝廷顿时炸开了锅。

这封匿名信很快传遍了大唐朝廷的各个衙门,一度让朝野之内议论纷纷。匿名信内容的主人公正是韩瑗和来济,检举他们意图谋反,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二人之前建议将褚遂良贬官到桂州存在很大嫌疑。众所周知,桂州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凭借此,就表明他们有意图谋反的贼心。

信里最后写道,韩瑗和来济意图联和褚遂良等大臣意图发动政变,推倒皇帝李治的统治另立新君。

如此惊爆的消息,再度让原本看似平稳的君臣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如同一滴水滴入了滚烫油锅当中进而发出阵阵的裂响。

自古以来,皇帝最为忌讳谋反之说,害怕被别人推翻自己的统治,更怕大臣们对他不忠诚,所以李治收到了这份匿名信以后,他虽然知道这是丁瑜洲所写,但是他装作不知,表现地暴怒异常。

李治配合得很好,他生气到了极点,作为当事人的韩瑗和来济二人,则是连连叫屈,说并不是自己所为,完全是冤枉,可是他们的话已经没有人会相信了。

众大臣精明事理,人人心里多少猜出了这封信背后的阴谋,但是他们全都沉默不语,不敢得罪皇帝,只得牺牲他们昔日的同僚。

名门望族的其他大臣,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他们对李治抱有极强的乐观心态,认为李治不会处理掉他们,也或许是因为他们来到洛阳还没有彻底适应洛阳的环境和水土,他们依旧认为李治还会像之前那样对他们怀有温和的策略。

可是现实却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幸运和高兴,因为李治开始了他的密谋,在意图谋反的罪名下,李治下令将韩瑗贬为振州州长,来济贬为台州州长,并且后面还加了一句,二人终身不得再入长安朝见。

振州就是今天的海南三亚,在大唐那个时候,那可是天涯海角的蛮荒之地,渺无人烟。

去到那里,就等于是走向了人间炼狱,永无回头之日了。

台州就是现在的浙江临海在唐时那也是一样的蛮荒之地,到了那里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