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她不同意

所以啊-

李媒婆总结到:

这个亲事是不能等的,若是遇到好人家,还有心求娶的,如意你就不要推辞了。

乔如意听了李媒婆的这一篇长篇大论,知道她当媒婆的,嘴皮子肯定是厉害的,也就嗯嗯了两声,将李媒婆迎进里屋去。

论起辈分来,李媒婆和乔老娘一个辈分的,乔如意还要叫一个奶,只是李媒婆凡是上门来亲事,就愿意让别人称她为李媒婆,这个代表这她的职业身份,她甚是感到自傲,自从她嫁了人,跟着她当时还在世的婆婆入的这一校在之后她的婆婆,丈夫渐渐都离了世,李媒婆的唯一的女儿也嫁出去之后,家中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继续的给人家媒拉纤,一来挣些生活费,二来也算是个生活的乐趣。

乔如意没有想到李媒婆如茨执着,她出的推辞之话连连被李媒婆推翻,乔如意也只好闭上嘴,给李媒婆送上一碗水,道:

李媒婆,快喝点水吧,这大冷的暖暖身子,了这些话也润润嗓子。

李媒婆听了,将水接过来,凑到嘴边咕咚咕吣喝了两大口,直将半碗的水喝光了。接着将碗放在一旁,接着对乔如意道:

如意,没有想到你这般的能干,看你这模样,也比在乔家庄的时候好看了许多,人也精神了,身子也抽条了,有屁股有胸的,这才像一个大姑娘的样子,想当初我记着在你奶家见到你,那个时候可真的像个竹竿子一般,瘦的可怜。

乔如意坐在一旁陪坐,听了这个话,不由的笑了笑,并没有出口。

李媒婆又道:

不过你大伯娘也做了一个好事,今儿这不就是你大伯娘央我来的,她给你找了个好人家呢。这可不是错的。那人家我也是知道的,你猜是哪个,就是你大伯娘娘家的侄子,你大伯娘这次可真对你好呢,她娘家侄子如今正在县上进学,如今已经是个童生,再过两年就是秀才了,可算是咱们这一带年轻有为的后生了,就是郑家的田也有五六亩,瓦房也是这两年刚盖的,宽敞明亮的很,家中只有一个郑老娘,另外郑家夫妻两口,并这一个独子,并没有姑妯娌的,家中人口简单,你嫁过去,婆婆还不就像女儿一般疼你。

听李媒婆这般,确实算是一门好亲事了。家中人口简单,家底不薄,夫婿有前途,若是搁在别人身上,或许早就一口答应了,不过乔如意却早就打定主意,不会答应下来,一来是因为她还,不愿意这么早就嫁人,就算定下亲也不行,谁知道过个两年会是怎么的光景,还有就是她私心中想要找一个情投意合的男人为伴,而不是嫁一个条件差不多的男人。

李媒婆,这样的人家,想来不会找不到一个好女子,怎么就找我了呢?

乔如意问道。

乔如意不相信郑氏这般的好心,有这等好事想着她。

李媒婆见乔如意听了她这番话,没有喜形于色,满口答谢她,反而是如此镇定的提问,禁不住高看乔如意一眼,知道她不是那家子见识,得一点好处就摇头摆尾的人。

是这么一回事-

李媒婆接着回道,这郑家子读书要花不少的银子,那书本费啊,笔墨纸砚的,还有给夫子的束修,另外和同窗们的交际,可不都要用银子吗?你这个铺子听还挺挣钱的

乔如意听了这个话,渐渐的拉长了脸-

李媒婆见状,又忙道:

如意,你不要不乐意,俗话的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付出点银钱,得到一个秀才娘子的称号,到了那个时候,你在人堆中,也能让人高看几眼,若是那郑家子再有出息些,得个状元回来,你那个时候就是官家娘子了,那福气可就大的没边了-

李媒婆越越高兴,仿佛是她嫁给了郑家子,郑家子真的靠中状元似的-

乔如意没有被李媒婆渲染的气氛而感染道,仍是一张木着的脸,一点波澜没樱

李媒婆看了,巴了巴嘴,道:

如意啊,这确实是个好人家,千载难逢的机会,只不过就是一个条件,要你带着铺子一起嫁过去,以后铺子挣的银钱,先尽着郑家用。起来这也不算什么,到时候就是一家人了,那郑家子就是你的男人了,你不帮着你男人,还帮哪个?

李媒婆,你可不要这般样,我还没有答应呢,那郑家子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的铺子挣多挣少,都是我的,我愿意给谁用,便给谁用,但是一定不会那郑家子用。

乔如意出口道。

如意,你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李媒婆听了,有些惊愕的问道。

乔如意回道:

李媒婆,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这,如意你可不要犯糊涂,我刚才也了,这么好的亲事可是难碰到的,你想想看咱们这四村八乡的,能考中童生,在县中进学的有几个?人口简单,没有姑妯娌的有几个?家底丰富,有田有粮的有几个?

李媒婆本是对这门亲事信心百倍,从来都是郑家的挑挑拣拣,还推了好几门求亲的人家,李媒婆也是因为觉得一就成的事情,又禁不住郑氏催促,这样的气就跑了来,没有想到乔如意竟然的态度,李媒婆转念一想,乔如意孩子家家的,哪里会懂这些,家中毕竟没有个长辈,想到这里,便觉得气顺了些,接着又道:

如意,你孩子呢,本来不该和你这个事,只是你又没有个父母,还是和爷奶分了家另过的,我也只能和你来这个事了。不满如意你,你这个负担也重,下有弟妹要养,上面也没有个父母主持帮衬,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家都介意着呢,要不是郑家的是你大伯娘的娘家人,彼此知根知底的,人家才不介意。若是你错了这次,以后再想找个一般的人家可不容易了,更不用如郑家的这般的好人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