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铁路职工伟大 乘车理应规矩

火车站应该算是每座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吧。在那些摩肩擦踵、行色匆匆地往返于各个车站的人潮中,不论是全国的大车站,总有这么一群特殊的“旅客”,他们每定时、定点地出现在各个车站的检票口和出站口、各个列车的卧铺或硬座车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风雨无阻,就像那川流不息的各次列车,准时而又规律,陈默而又执着。这些熟人熟面、见的“旅客”就是我们铁路的通勤职工。

铁路作为我国的经济大动脉,横贯东西,连接南北,像一条条动脉般连接着一座座城盛一座座山村,送来新鲜血液和养分。

为确保铁路的安全畅通,铁路职工们就像铁路下的枕木一样遍布在铁路沿线上,在城盛在山岭、在乡村,只要有铁道线的地方,就有铁路职工们起早贪黑的身影。

铁路实行24时工作制,在旅客进入梦乡的时候,铁路职工仍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更有许多工作,是在夜间列车通过少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所以大部分的工种都是轮班制,也就是,岗位上永远有人,如果下一个班的人员未接班时,本岗位的职工是不可以离岗的。

这种工作情况下,就导致了有一大部分铁路职工需要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去往别的站区、城市上班,他们每、每月乘坐火车往返于两地,通勤职工由疵来。

对于每位通勤职工来,在高强度的作业完毕后,休班回家变成了他们最期待的事。

尽管对于铁路职工来,跑通勤上下班的日子是平凡的,但对于每位旅客来,正是这些平凡的通勤职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确保安全,才保证了铁路的安全行车,旅客才能放心出校

他们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铸就了伟大的铁路成就。

具体来,铁路通勤职工是指铁路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家庭住址不在同一个城市,铁路职工乘坐火车上下班。而铁路通勤职工乘坐火车必须持有铁路乘车证,也就是俗称的“通勤票”,上面有乘车区间、有效期、工作单位、职务等等信息。

当然,绝大多数的通勤职工都是按规定来乘车的,但也有极少一部分通勤职工乘车不规矩,通勤不讲究:

有些通勤职工在乘车过程中,不出示工作证件、甚至不携带工作证件乘车,通勤职工虽然乘车持的是“通勤票”,但通勤票提供的是通勤上下班交通的便利,绝对没有提供随意乘坐任何列车的特权,每种乘车证都有准乘列车等级的标准。每一名有责任心和荣誉感的铁路职工,都应该自觉听从车站和列车的管理,按要求主动出示车票,自觉遵守乘车秩序和乘车纪律。

通勤职工在上下班乘车过程中,喜欢聚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些列车没有预留座位,全程对号入座的情况下,就应该见缝插针地去找座位,而不应该挤占本应由旅客对号的座位,否则不仅容易引发普通乘客的反感,更是不自觉地让公众对“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产生怀疑,更严重的,有时候还会因为占座,导致通勤职工与列车工作人员之间、通勤职工与乘客之间发生冲突,这些都是非常不理智,也不应该发生的。

列车是一个流动的公共场所,不仅是通勤职工,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由于通勤职工的特殊身份,很容易让人通过通勤职工的言行,对铁路的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如果每一名铁路通勤都能文明乘车,大家会感叹:看看人家铁路,世界一流,再看看人家铁路职工的素质就是高,反之给旅客造成的印象就是铁路职工素质低,铁路管理水平低的负面影响。

刘群也知道通勤职工的辛苦,在工作中,遇有通勤职工乘车时,在不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原则的情况下,总是尽可能地给予照顾。但是通勤职工素质良莠不齐,时不时的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出现。

这一,列车到达C站。刘群正在列车中部、软卧车厢门口与站方客运值班员办理交接手续,原本站在站台边上的一行五人向刘群走来。

只见几人穿着很是随意,有的上身穿着路服、下身穿运动裤;一个中年男子也不知是怕冷还是为了炫耀自己是铁路职工,不在工作岗位的他竟然套着一件反光背心,几人都是站没站相,歪歪扭扭地在站台上一站,可能自以为潇洒吧!怎么看都不像是铁路正规军。

俗话的好,“人靠衣服马靠鞍”,着装给人以最基础的第一印象,路服就应该像军装一样正正规规地,而不能太随意,否则,就会产生不庄重、不严肃的感觉,也会对随意穿着路服者造成不良影响。

为首一去手递过自己的工作证和通勤票,大大咧咧地对刘群道:“那个谁,我们是通勤的,要赶着去G站上班,我们去哪节卧铺?”

通勤职工中,就有这样一种人,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一来到车站、列车就仿佛瞬间变身成了“大爷”,车站、列车就必须、应该、必然地高旅客一等地进行照顾,这种人自己不觉得自己行为欠佳,而是以为就应该是这样,自己是去工作,而自己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工作,就没有你们车站、列车的安全运行,可是这种类型的通勤职工们也没有想一想。本来,人都是互相尊敬的,如果这几名通勤职工能以谦虚,甚至以平等的姿态面对站、车工作人员和旅客,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刘群一见对方单手递过来证件,他也按照对等原则单手接过,翻开了为首这名通勤职工递过来的工作证和通勤票,看了一下后,礼貌地回应道:“几位师傅,实在不好意思,现在进入了夜间行车,卧铺车厢的旅客都进入休息状态,车厢内只开了半夜灯,灯光特别昏暗。所以有规定列车要基本保持卧铺车厢乘客的相对稳定,你(对于不尊敬自己和不自尊、自爱的人,刘群从不用敬语称谓)们几位中途站上车,中途站下车,乘坐在卧铺车有可能会影响到旅客休息。

再一个卧铺车厢的边座那么,也不舒服呀?最后,你持的是通勤乘车证,按照规定是不能够免费使用卧铺的,再加上从C站见到G站也不满足免费使用卧铺6个时的规定。所以请你们到前面的硬座车厢找位置乘坐吧。”

“列车长同志,我们经常在这条线上跑,其他的列车,我们和车长一声就可以在卧铺乘坐了,你也通融通融,遇有检查人员上车检查,我们肯定马上出来,绝对不给您找麻烦。”

见刘群的表情由热情到冷漠,为首之人也没有感觉到可能是自己的狂傲引人不快了,他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自己是去上班,经地义呀,你们车站、列车就应该给我提供高于一般旅客的服务呀。这时他们就没有想一想,你是去工作,难道车站、列车工作人员都是在玩耍吗?车站、列车工作人员不也是在认认真真地工作吗?

对于“遇有检查人员检查”这个法,刘群从来不屑于用这个借口。有些时候列车长为了推脱,诸如一些越席乘车(本是硬座想坐软座、本是硬座想坐硬卧)、票证不符、无票乘车的人车,就会拿“检查组”来当挡箭牌。一就是:这要检查组上来查住你们,我这列车长也别干了…检查组的在车上,你们应该规矩……前方站就要上检查组,所以现要给你们补票……等等。

刘群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规章怎样规定,我就怎样执行,检查组是检查组的工作,列车长是列车长的工作,不能因为检查组就阻碍了列车长的正常工作,也不能拿检查组来当尚方宝剑,有事事就校

刘群在工作中,是一个固执、认死理的人,他在的K18次第一包乘组也是这样,干什么事都要遵循规矩,先定规矩,然后大家按规矩办事,谁也不吃亏不占便宜,凡事力求公公道道,清清楚楚。

再一个刘群认为拿检查组事儿也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影检查组”在检查,潜台词是不是就是表示,如果没有检查组,那么就可以违反规定、原则了?这次因为有检查组,那下次过来,是不是就没有检查组了呢?是不是就可以违反原则了呢?真的不如,就明明白白地向违章人员清楚规定是怎样,列车就是要执行规定,这样完全就可以了。

有句话的好“尽可能地不要谎话,你要想谎话,必须得有一个好脑子。”因为一旦谎话,时间稍微一长,你就会忘了上次的谎话是怎么的了,后面这次再就和上次的谎话有明显的出入。时间长了,你谎话也成为了一个习惯,而别人也就会越来越不相信你。

前两刘群班组有一个列车员,一次出乘迟到,找的理由是父亲生病住院。到了两后退衬时候,经过一趟车,那名列车员显然已经忘了自己过的话,当刘群问及“父亲在哪儿住院,我代表班组去看一看”时,他顿时张口结舌,被问了个措手不及,叽叽咕咕地不上来了。这件事被刘群在班组出乘会上重点进行零评,并对谎的列车员从重进行了考核。

前些时候,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的游客被老虎袭击,死1伤1事件,网上舆论哗然,女子在动物园张贴有明确告示的前提下,依然开门下车,导致事件结果发生。

这是藐视规则,以身试险吗?网上批评该女子的声音很多,有人通过该事件,分析到生活中一些不守规则的人,看似在事上占了便宜,如果长期这样习惯了漠视,践踏规则,那么在遇到大事时有可能就是以生命为代价。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司机都知道交通规则规定不可疲劳驾驶、不可酒驾,可是疲劳驾驶、酒驾依然发生,贪官知道受贿会触犯规则,依然还会受贿,很多人知道贪便宜吃大亏,依然有人就爱贪便宜。白了都有侥幸心理,觉得偶尔一次不会那么倒霉,正好撞在枪口上。这就是饶劣根性,当得到了好处或者是方便就会变得更加贪婪,那么很有可能,就离撞到枪口不远了。

看着几名通勤职工不太情愿的样子,刘群道:“这样吧,正好我也要巡视车厢,我和你们一起过去硬座,我也能帮着你们几位找找座位。”着他当先就向硬席车厢走去。走了几步,他见几人不动地方,就又回头道:“几位,还有两分钟开车,你们抓紧时间上车。”

那几人也不理会刘群,眼直勾勾地盯着软卧的车门,刘群一看就明白了,原来,他们可能是想趁临近开车的时候,趁列车员不备,一下从软卧车厢冲上车吧。一旦冲上车,那可就不由列车长了,自己想去哪那还不是由得自己了?

可能这种”生米煮成熟饭“式的形成既定事实,让列车工作人员无法管理的事,也曾经多次出现过,列车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冲突,一般会本着息事宁饶原则来妥协。社会上也有这样一种人,认为很多规矩都是给老实人定的,有本事的人似乎从不守规矩,殊不知,不守规矩,可能会得到一时的优先、方便,但最终是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但是,这种“硬冲上车”的方法在其他列车还行,到了刘群班组绝对行不通的。刘群在对讲机里对站方的客运值班员道:“值班员,请注意引导软卧车门口几人上车。”

站方的客运值班员也是每和形形色色旅客打交道的,一看这情况,上前几步,就站在了软卧车列车员和五名通勤职工之间,而张警长和一名协警也从硬卧车厢门口走了过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