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梦绕大唐

第三章 迎刃而解

李治真的想要翻桌,不干了!老子不干了!他像一头发怒的雄狮般在太极宫里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人理解他的烦闷,也没有人来安慰他,更没有人敢安慰他。

他李治是皇帝啊,无所不能的皇帝,谁有资格安慰他?而且,在他们心里,皇帝是用不着安慰的,你已经是全下最有权势的人,整个下都是你的,一不二,想要什么都能立刻得到,你有什么好烦闷的?要烦闷也应该是我们烦闷才对,我们整要装着努力工作的样子,心谨慎,不敢出错。还要猜测陛下你的心思,生怕哪件事做的不好丢了头上的官帽。

我们容易吗?

在他们眼里,皇帝是无所不能的,是可以不睡觉、不吃饭、不苟言笑的机器。

反正他们该做的事已经做的,在奏折上写的清清楚楚,用不用,怎么用,同意不同意,这都是皇帝的事,和他们无关。

可是李治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人,他有血有肉,有怒有笑,有喜有悲。有高心时候,也有郁闷的时候,有巨大的压力,也有感情的缺失。

此刻的李治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武媚去东都了,李治一肚子的话无人诉,武媚对李治感情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的武媚,对于李治而言不是肉体上的关系,而是精神上的支持者。

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大唐帝国对外用兵一直没有停止,这让李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打仗从来就不是事,需要慎之又慎,每一个决定都牵扯到帝国的命运,朝堂之上的一个决定,直接关乎前线几万人甚至十几万饶生死。李治的压力太大了,他不是马上皇帝,李二当年戎马半生,亲手杀过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打仗是家常便饭,对于李二而言,用兵轻车熟路,整个帝国没有一个人能糊弄了他。

但是李治不一样,他没有去过前线,没有带过兵,对用兵的理解仅仅限于闲暇时看过的那几本兵书。从未进行过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操作。

他不用亲自带兵,但是他需要通过一道又一道的边境奏折来对战争做一个最粗糙的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他在做一个决定时才会心里有底。

要不要增兵?要不要换将?要不要撤兵?要不要增粮草?打不赢怎么办?打赢了又怎么办?打个平手又怎么办?

要不要犒赏?如何犒赏?给谁犒赏?回师了怎么升官?升几级?

无数的问题萦绕在李治的头脑里,让他久久不能抉择。

下面的大臣当然有很多主意,都的有理有据,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做最后的决定。有的人觉得必须增兵,理由罗列了一大堆。有的人反对增兵,理由同样写了长长的十几条。

矛盾吗?矛盾。

有错吗?

都没错。

那怎么处理?

当然是皇帝做决定。反正其中的利弊我们已经了,至于怎么做,那是皇帝的事,我们都没意见。

所以李治只能硬着头皮把那些奏折一道一道的详细研读,再结合边境过来的战报,来做最后的决定。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李治对打仗不熟悉,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不免有些心虚。毕竟这可是举国的大事,关系到大唐的国运,关系到无数饶生死,关系到大唐千家万户。

深夜的李治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武媚想问又不能问,只能陪着李治一夜又一夜的苦熬着。

慢慢的,李治开始和她起自己的苦闷,自己的不易,大臣的滑头。

武媚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她从来不发表意见,总是安慰着李治,让他重新看到希望。

再接着,李治对就一些事情问问武媚的看法,毕竟,李治也需要做一个参考,即使没有任何价值,至少让李治有一丝心理上安慰。

武媚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她有着生的灵敏嗅觉,并且对大局的把握极为精准。

所以当李治问她的建议和意见时武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李治大受启发。

正是在武媚的帮助下,李治挺了过来,没有被压垮。

他很庆幸,哼,果然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家人啊,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滑不粘手,根本就靠不住。

有了武媚的帮助,李治慢慢的对国事得心应手,心里也有磷气。

有时候李治偷懒,直接把奏折推到武媚面前,让她代为处理。

最开始的时候武媚吓的面色惨白,噗通一生就跪在地上,哭的梨花带雨,陛下,后宫不得干政,臣妾给您出主意已经是坏了规矩,您再把这些奏折让臣妾看,如果让大臣们知道了,岂不是要骂死我?

武媚懂规矩,知进退,让李治大为受用。皇后起身,这是我让你看的。再了,我们在宫里做什么,那些大臣又不知道。

这两年你应该看的出来,那些大臣全都尸位素餐,把所有事都往我这里推,太不像话了,他们这是在看我的笑话。我不能让他们得逞。

再了,皇后生聪慧,很多事提的建议很好,这些奏折上都是事,你就辛苦一下,代我处理了。我实在忙不过来了,你总不能看着我被累死吧。

李治的坚持让武媚稍稍心安,她翻看着一道又一道的奏折,做了决定后问下李治的意见,如果李治觉得不妥,她再进行修改。

这样一下来,李治顿时感到轻松不少,他不用再动脑筋,武媚对政事的处理很有见地,偶尔有瑕疵的地方也是无关痛痒。

真是一个贤内助啊,李治舒服的躺在柔软的床上,满脸温柔的看着武媚,得此一女,夫复何求啊!

在李治的指导和要求下,武媚进入角色很快,那些无足轻重的奏折李治就直接让王福满送过来,由武媚操作。

刚开始只有几本,慢慢的越来越多。

李治似乎终于找到了他理想中的状态,困扰了他几年的心事,居然在无意中,迎刃而解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