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他们都是赤子之心

“王妃,王爷他们来了!”

暖冬是个坐不住的,一直掀开帘子往外头看,突然惊喜地叫了起来。

不等周媛有所反应,芳华姑姑轻咳了一声,暖冬忙噤声坐回了原位不敢再动。

明励驱马走向了马车,董鹏忙跳下车向明励行礼。

“可有觉得不适?”明励低声问道。

周媛摇摇头,朝他展颜一笑,笑容灿烂无比,是明励许久不曾见过的。

“那好,待会儿我会让一队卫兵护着你,无事不要下马车,知道了吗?”明励细细叮嘱了一番,见周媛认真点着头,这才转身离开。

不多时,周媛的马车就被重重士兵们包围了起来。

这些士兵们事先并不知道晋王妃会随行,直到这时候明励才让人通知下去。一群大老爷们得知娇滴滴的王妃带着丫鬟就在马车里,不用明励,一个个都拍着胸脯要保护王妃。

周媛在马车内听着外头的叫喊声,不由失笑。

“王妃没吓着吧?”芳华姑姑含笑开口。

周媛摇摇头:“怎么会?他们都是赤子之心。”

除了清影和醉玉有些不适应外,清月和暖冬很快就习惯了赶路的日子。就连芳华姑姑,看着瘦弱,实际上却极有韧性,如同蒲草一般,一连坐了几马车都不吭一声。

大军赶路的日子很是枯燥,周媛除了用膳和解决生理问题外,都不能下马车,实在是憋闷得很。磨了好几才让明励同意让她下车透气。

这一日午休,大军停下来生火做饭,周媛则带着清月跑到溪边玩了个尽兴。

“越往北,河流就越少。走了这么多才看到这一条溪,也不知北方的人平时喝的水哪里来?”清月偏头问道。

清月是江南人,自然不清楚北地的情况,周媛跟她解释了几句后道:“这溪水难得这般清澈,我们抓几条鱼回去炖汤喝吧!”

完,她撩起裤腿就要下水。

清月吓了一跳,死命将她拉住:“王妃,这可是在外头,若是被登徒子看去了可怎么办?您要喝鱼塘,奴婢下去捞就是。”

周媛见她如此模样,只好停下了脚步,有些遗憾地看着水面。

“那好吧!你仔细抓上几条,炖上一锅给大家都改善改善伙食。”

吃了这几的大灶饭,就算是周媛,也没了胃口。尽管给明励和她的吃食都是单独做的,但那厨子的手艺……周媛只能用“呵呵”来形容。

清月行动迅速,拔下腰间的匕首,卷起裤腿跳下水中,不一会儿就抓了几条鱼上来。

这溪里的鱼并不肥,最大的也不过手掌长,不过胜在鲜美。

周媛就着溪水处理完了鱼,洗干净后让清月拎着,两个人返回营地。

马车旁,清影生起了炉子正在烧水准备沏茶。

周媛见状,叫董鹏去伙房取些姜片来,又挥退清影,从马车内拿了一口锅出来,架在火炉上准备熬鱼汤。

鱼冷水入锅,放入姜片去腥,又撒了些她自制的调味料,盖上盖后换火熬着,约莫半个时辰就好了。

因火控制得好,这锅鱼汤看着奶白奶白的,香气扑鼻。

周媛捏了些盐花进去,让人取碗,开始分配鱼汤。

身边的人都分到了一碗,还剩下大半锅,周媛让董鹏给明励送了过去。

这会儿明励正和几个属下研究地形路线,董鹏端着鱼汤在外头一喊,所有人齐齐转头看了过去。

董鹏一进帐篷,就感觉到一道道视线落在了他身上。不,准确的,是落在了他手上的鱼汤上。

“王爷,王妃炖了鱼汤,命属下给王爷送来。”董鹏一丝不苟地行了礼,开口道。

明励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朝他点零头:“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鱼汤被贴身侍卫带走处理,明励的神情自始自终都是淡淡的,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此刻心情颇好。

有个将领忍不住开口道:“王爷果然好福气,能娶到这样的王妃……”

明励挑了挑眉,想到从前周媛也经常为他做吃食,随口了句:“这是自然。”

不一会儿,侍卫将午膳带了上来。

行军一来明励都是和众位将领一块儿用膳,吃的都是一样的,一荤一素两个菜,一个汤外加馒头或者饼子之类。饭菜虽然粗糙,但将士们都习惯了,不觉得难吃。

可今却不一样了。

那一锅乳白色的鱼汤,在他们眼中简直成了珍馐美味。平时觉得尚可的饭菜,今日简直是难以下咽。

明励仿佛没看到这些将领们的目光,淡定地将一锅鱼汤喝了个底朝。喝完后微微颔首,点评了一句:“味道一般般,比起素日的吃食查了些。”

那几位将领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不给吃就算了,还故意嫌弃,当别人看不见你眼角的笑么?

周媛听到侍卫转述了明励的话时,同样翻了个白眼。

这可是在行军途中,又不是府里,能有口热汤饭吃就不错了,还嫌东嫌西的。要知道底层的士兵吃的可是干粮,菜也只有一种,那就是大白菜炖土豆,最多加几片肉,就算是改善伙食了。

到邻二中午的时候,周媛带上了清月和董鹏,抓着了一只山鸡和一只兔子,做了一顿野山鸡汤和烤全兔。

做得太多,最后剩下了一半,周媛正琢磨着把兔肉风干留着晚上吃,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仔细一瞧,那两人穿着青色的盔甲,一看就是军营里的高级将领。

不等周媛有所反应,清月第一个跳了起来:“两位将军有事?”

“那个……呵呵……”其中一人搓着手,满脸不好意思,“王妃吃过饭了吗?”

清月翻了个白眼:“两位有话直。”

“清月,不得无礼。”周媛站起身,从容不迫地理了理裙摆,朝那二人笑道,“两位将军可是有事?但无妨。”

“属下们久闻王妃知书达礼、秀外慧中,好奇之下想过来看看。”一人呵呵笑着道,眼神却不住地往周媛身后瞟去。

“李大郎你什么废话,还是俺来吧!”另一人用力拍了他一记,粗狂的脸上露出憨憨的笑,“俺们看王妃给王爷做的那吃食美味的很,想来问问王妃可还有多余的没?”

周媛一脸的错愕。

这两位看起来官衔不低呀,这巴巴地跑到她面前来,居然是为了要吃的?

周媛愣了几秒后回过神,面上露出和善的笑,朝丫鬟们使了个眼色:“两位若是不嫌弃,那儿还有半只烤兔。”

话的同时,暖冬已经将那半只烤兔收拾了一下拿了过来。

“谢王妃。”

那憨憨的汉子一把夺过兔子,也不管另一人,撒腿就跑。

“好你个老五,敢吃独食!”

那李大郎大叫一声,如箭般冲了出去。

两个大汉居然为了半只烤兔子你一拳我一脚地打了起来。

周媛看得呆住了。就连几个丫鬟也都是一副惊讶不已的模样。

反应过来的周媛看着两人越跑越远的身影,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这笑声像是会感染,连带着几个丫鬟也都忍不住吃吃的笑。

“董鹏,明儿个多抓几只兔子山鸡,给几位将领都尝尝。”周媛朝不远处守着马车的董鹏吩咐道。

董鹏想到自家王爷每次吃饭时那得意的眼神,默默地点零头。

到了翌日,周媛带着几个丫鬟做了两只烤兔子、一锅野菜汤以及一盆土豆烧山鸡。全都是用大盆装着,让明励的几个护卫送到了营帐。

几样吃食送进去,老远就听见营帐内响起了欢呼。

别周媛她们了了,就是芳华姑姑也是忍俊不禁。

之后每中午,周媛都会给明励和一干将领们做吃的。有时候是抓来的野味,有时候是挖到的野菜,就算是用伙房的寻常材料,周媛做的饭菜也格外香甜。

周媛并不觉得累,反倒每乐此不疲地研究菜式。

明励起初还有些担心,但见她乐在其中,便没有多什么。

大军走了一个月,才从京城走到了太原府境内。

太原府是山西布政司最大的府城,下辖四府四州;在太原府北边的大同府,就是大明朝和蒙族接壤的地方,也就是北疆的具体所在。

明励没有直接前往大同府,而是先在太原府稍作整修。

太原府的知府是一位红脸的粗犷汉子,蓄着长髯,精神饱满,一接到消息立刻带着手下出城迎接。

一应复杂的接待不必多叙,周媛换了一品亲王妃的冠服,跟随在明励身后。宴席结束后,两人相携去了晋王府。

明励封号为晋,这封地就是太原府这一片地区。虽自从封王以来,明励都不曾来过封地,但太原府的地方父母官自然是要来拜见的。

晋王府是原本一座老旧的王府改建而成,和京城的王府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也算不错。王府占了半条街,前院后院的基础设施都还完善,只不过里头空空的,没什么好看的摆设家具。

周媛倒是不介意,横竖他们也不是长住在此。

护卫们接管了这位府邸的安全保护,周媛则带着芳华姑姑和几个丫鬟去见府里的下人。匆匆歇了一晚上,第二就有附近的官员携带家属前来拜见。

明励正好也想了解封地的情况,一一接待了他们。整整三,两人都没得一刻空希

好不容易打发完了那些官员的女眷们,周媛长长舒了口气,扶着丫鬟的手回到了正院。

刚拆下首饰换了宽松的居家服,周媛就听到明励过来了。

明励穿着大红色亲王常服,面容肃然地走了进来。

“怎么了?”周媛一见他这般神情就知道定是出了事。

“边疆的情形不容乐观。”明励道,“刚才来的都是太原府下辖的几个州县的官员,北疆的动乱明显已经影响到百姓,这段日子已有不少平民开始南迁。”

周媛一听也不由秀眉紧蹙:“这都已经快八月了,该是秋收的时候了,怎么会这时候想到南迁?”

“不少瓦剌人偷偷潜进来烧杀抢掠,不少人家遭了殃,田地也都付之一炬。没办法生存了才不得不南迁。”

明励的话让周媛心头一沉。

“我打算连累赶往边疆看看,你好生留在这里。”明励又道,“王府侍卫都留下,有他们在,护主你不成问题。日后出门记得一定要带上护卫……”

“你要丢下我?”周媛抬起头,努着嘴不满地瞪着明励,“不是好了一起去边关吗?你不守信用!”

面对周媛的指责,明励只能摸摸鼻子。

他本来就没想让周媛跟着去边关,那里战火连,瓦剌又是惯会偷袭,若是一个不慎让周媛陷入险境,他恐怕会恨死自己。

不过这话他自然不会出来。

“有你在我会分心,战场上瞬息万变,若是你出了什么岔子该怎么办?况且,这太原府也不安定,你留下也可以帮我稳定民心。”

明励劝了好久,才终于服了周媛。

当夜里,明励就带着几个贴身护卫先行一步赶去了大同府。

大同府是边疆的九边重镇之一,境内有十三卫所,,常年镇守着五万边军,牢牢守卫着边关。瓦剌和鞑靼到了秋冬时节会时常骚扰边境,起初的目的,是为了抢夺粮食财物。因为一到秋冬,塞外变得寒地冻,除了牛羊马之外再无其他吃食。若是节衣缩食,勉强能过冬,可若是遇上灾年或者其他突发状况,蒙族会有很多人被饿死。

不想饿死,只有想办法填饱肚子,塞外没有食物,这些蒙人便想办法跑到关内抢夺。

若只是因为食物引起的战乱,倒好解决。大不了每年冬季送些粮食给他们就是,或者以物易物。如今对鞑靼,就是这样的办法。

早在几年前,武帝就让手下的商队和鞑靼的几个部落接洽,谈好了双方互惠的条约。每年以粮食换取蒙族的铁石、战马以及皮毛等物资。如今鞑靼族饶日子过得好了,可瓦剌却依然水深火热。

瓦剌首领心气不顺,让手下几次三番骚扰边关。

这些人每次都只有几人或者十几人,化整为零地偷入关内,让人难以察觉。且每次抢完东西就跑,根本不在乎那些对他们来珍贵无比的粮食,这让守边的将领们感觉到了不对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