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本能地怀疑上了

至于其他人,都是周家的族人,周老婆子还是要给面子的,当晚上让人安排了住处。

这些人住下后,很快就暴露出本性来。

“有几个不安分的,成日里想着怎么进内院,或者出去托关系。大部分都还好,倒是那周国阳和他媳妇不错,昨日里想自己出去找事儿做,被姑娘您爹拦了下来。”

金钏禀告完,周媛沉思片刻后道:“你让人去把周国阳媳妇叫来一趟,我有些话要问问她。”

周国阳,就是周家族长的儿子了。

金钏行动迅速,午膳前,周国阳媳妇就到了林府。

得知周媛要见她,她心中很是紧张,又带着一丝期盼。

周媛见了她后也没有寒暄,开门见山道:“我知道婶子是个实在人,就不拐弯抹角了,你们来京城,是想求什么?”

周国阳媳妇听了周媛这问,手心瞬间布满了冷汗。她低着头想了会儿后才开口:“出门之前,公公有过吩咐,让我们俩务必跟着元元你做事,不管是当下人也好,还是其他也罢,只要是跟着你就成。”

周媛眉梢微挑,这是族长的话?他想图谋什么?

周媛本能地怀疑上了。

却听得那周国阳媳妇继续道:“不过在路上我和我那口子商量过了,元元你日后是要嫁进王府的,我们跟着也只能添乱,帮不了你……元元你别笑话,婶子我虽然比你多活了十几年,可大字不识一个,也不懂大户人家里头的弯弯绕绕,怕是被人诓了都不知道。你大叔他虽然见过些世面,但怎么比得上京城的人?我们不想求什么富贵,就想找份事儿做,等安定下来后将两个孩子从老家接来。”

周国阳媳妇了一大通,却没听到周媛有任何回应,不由心中失望。

就在这时,周媛开口了。

“王府错综复杂,确实不适合你们。”

这话一出口,周国阳媳妇眼神一黯,笑容变得很勉强。知道是一回事,可从周媛口中听到这话,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得劲。

但就在这时,周媛又道:“不过我手上还有别的生意,可以叫大叔来给我帮帮忙吗?”

周国阳媳妇心中一喜,忙不迭地点头:“行行行,你大叔以前也在铺子里做过事。”

周媛见状,嘴角微微一勾:“改日让大叔来一趟,我带他去我那铺子里看看。若是他觉得好,就让他当个铺子的掌柜。”顿了顿,她又道,“那铺子周围的地和房子都很贵,住的都是读书人。若是你们能打好关系,对两个孩子是绝对有益无害的。”

她这么一,周国阳媳妇心中更是火热无比,再也坐不住了,急匆匆告辞,回去和周国阳商量去了。

周媛如此接见了几个族人,了解了他们的特长和性子,心中已然有了数。

她手中的生意,明面上只有四季斋,可暗中还有松江府的几间房子,东升商行的干股也还在。如今东升商行成了半个空壳子,真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周媛让人去找了冒掌柜提了几句,将几个族叔安排进了商行做事。

松江府那边基本已经建成,大部分的宅子库房都建成了,周媛预定的都是最好地段。其他地方都早就被人租下或买下了,周媛手里的那几间,价格越来越高。

周媛思来想去,决定让赵延年负责松江府的事宜。

赵延年这几年一直在商行做事,原先人多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伙计,不怎么起眼;可如今商行缺人缺的厉害,商行已经打算将他培养成核心管事了。

赵延年历练了几年,褪去了青涩,变得稳重成熟,这次听了周媛的事,硬是要跟着来。

周媛没有见他,只让金钏出面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却没想到赵延年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周媛。

赵延年从前对周媛怀有的旖旎心思,随着她和晋王的赐婚烟消云散。但赵延年总想着帮周媛做些什么。在他印象中的周媛,还是时候那个总是带着笑脸的可爱姑娘。

金钏望着赵延年离开,心中不由生出好奇,回去后问了周媛关于他的事。

周媛只是时候的邻居,没有再其他。事实上在她心里,赵延年就是邻居家的哥而已。至多就是因为赵延萍而更照顾他些罢了。

周媛行动迅速,将那些来投靠的族人都做好了安排。虽然这安排有高有低,但都比他们从前在地里刨食要好的多了,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

就连跟着来的妇人媳妇们,也很是激动。虽她们没事做,可自家男人有了好活,也是好事一桩。

不过,周媛却没忽视她们。

她在准备一件更大的事。

京城已经入冬,绿色早已不见,呈现在人前的是一片灰暗。

而每年到了冬季,城外的乞丐流民就会增多。若是多下几场雪,冻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往年这时候,还是武王妃的皇后就会开始在城外施粥,可今年却没有动静。

京中人们心中纳罕却又不敢在明面上而就在这时候,在城外的通县,一家育幼堂悄无声息建立起来。

育幼堂,顾名思义,是专门收养那些弃儿、孤儿的场所。除了提供住处、吃穿外,还会有专门的人来教导这些孩子礼仪和技能,让他们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

这些都是周媛向皇后建议的。相比较荣养院,周媛觉得这育幼堂的用处更大。

那些弃儿、孤儿,若是没有正确的引导,最后很有可能沦为窃贼、乞丐之流,而如今将他们收拢起来,既避免了这些人日后变坏,又能培养能人,对于朝廷来绝对是好事一桩。

皇后最近一直在忙这件事,以她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育幼堂的好处。一旦育幼堂兴办起来,那她的名字,定能流芳百世。

育幼堂的策划是周媛出的,但具体的实行,却都是皇后娘家,牟家的几位老爷少爷们负责。

因前太后之故,武帝对外戚很是忌惮抵触,因此尽管封了爵位,牟家并未得到重用。

幸好如今牟氏族长,也就是牟皇后的同胞眼光长远,并未因此而心生不满,反而越发约束族人。

牟家在朝中没什么高官,零星的几个做官的牟家子弟,也都是旁支远支的。牟氏本就是当地望族,祖产极多,加上数代饶经营打理,可以供全族人吃喝几被子。只不过牟氏一族向来低调,外人并不知其底细。

对于皇后提出的育幼堂、荣养院建立,牟族长自是全力支持,且为皇后提供了人力物力的支持,这才能在短短几个月就建起了育幼堂。

通县的育幼堂只是第一家,在周媛的设想中,这样的育幼堂日后要遍布整个大明朝。

这是皇后的野望,也是周媛的愿望。

第一家育幼堂成立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骚动。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周媛的主意。

牟家出资在通县北面早了一处院子。这院子并非普通的样式,主要分隔成男女两个区域,中间以高墙隔开,只有一扇门才可通过。男孩们居住在外院的大通铺里,平日主要学习认字和武术,女孩儿们则住在内院,虽然也是大通铺,但比前院要好得多。女孩儿日常学习的东西比较多,厨艺、女工、礼仪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会按照各饶赋进入女学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因皇后的私人目的,育幼堂对女孩儿的好处更多。但本来这世道对女子就更苛刻,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好。

育幼堂虽然建成了,但因这不是生意,不好向外宣传,所以一连数都没什么人。

没多久京城下起邻一场雪,京城附近的县城有不少贫民穷困潦倒,育幼堂的人齐齐出动,到各个县的贫民区施粥发粮。人们开始知道了育幼堂的存在。

今入冬得早,气温降得快不少人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育幼堂的管事让人四处打听消息,将那些父母俱亡,寄住在亲戚家或者流浪成乞儿的孩们带回了育幼堂。

当然,这过程中不免发生冲突,但有皇后的名声在,那些人家就算闹也闹不出什么大事。且办事的人都得了吩咐,带走孩子时给人家留下了银子,还签了买卖协议,确保日后不会有问题。

虽这样一来有拐卖孩童的嫌疑,但为防万一,这样做还是更加保险。

这并不是周媛最初的意思,而是皇后听从了身边饶提议加上的命令。毕竟,皇后还想这些人日后为自己所用,总要有点凭仗在手她才会放心。

这些孩子们初进育幼堂时十分惧怕,以为被卖到了人牙子手里,一个个紧张不安。育幼堂的伙计们将孩子们分成男女带去了前后院,给她们洗干净、换上新衣裳,又给了可口的热饭菜,顿时让这些孩子们感动不已。

负责育幼堂的基本上都是妇人。妇人们生过孩子,性格都会比较柔软,见了这些可怜的孩子大多会心生怜悯。且女子比男子更加细心,照顾孩子也更上心些。

按照周媛的建议,育幼堂不管外、内院,都分成了七房,每一房由一位嬷嬷总管,两个姑姑协助,外加四个娘子,负责这些孩子们的饮食起居。

内外院的教导请来了专门的能人。教识字的先生都是有功名在身,教武术的教头不是在江湖上混过,就是在军营里摸爬滚打起来的,还有内院教厨艺的厨娘,教女工的绣娘等等,都是从宫里退下来的人。这些都是经过了重重筛选,确保没有问题才能进入育幼堂。

周媛没有怎么插手育幼堂的管理,只做了一件,那就是将那些从老家投靠过来的族人们,安排进了育幼堂。

因周家族人们没什么大的本事,所以只是做一些打杂的活,但也让他们高兴不已了。

育幼堂有皇后撑腰,财大气粗,给伙计管事们开的薪酬都十分丰厚,哪怕只是洒扫的伙计,一个月也能有一两银子。普通的人家一年能攒下五六两就已经是极好的了。

若不是这差事没有向外招人,恐怕育幼堂每都会被前来应聘的人围满。

育幼堂开始步入正轨,周媛也就不怎么上心了,她最近不太出去,一门心思躲在家中装淑女,就连安宁郡主和朱田田几次邀请她去参加什么宴会,都被她拒绝了。

四季斋的事,周媛交给了周国阳。周国阳作为族长的儿子,本事是有的,不过也是第一次经营一家铺子,一开始有些提心吊胆,几乎每日都要来向周媛汇报情况,请示行动。

周媛指点了几回后就放开了手,让他自己拿主意了。

四季斋的生意很稳,因那些大客户都是靠吴王的面子拉来的,只要不犯什么大错,看在吴王和晋王的面子上,对方也不会什么。这也是最好的历练时机。

不过,周国阳当了掌柜,这铺子里的女伙计们就不太好处理了。周媛想了几,决定在同一条街开另一家专门供女客上门的铺子。至于这女掌柜的人选嘛!周媛也想好了,就让周国阳媳妇去。

处理好外头的事,很快就迎来了周媛的生辰。

十月二十,是周媛十五岁的生辰,也是她及笄的日子。

女子及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哪怕是穷人家的姑娘,到了这一日家人都会格外重视,就算没钱买金簪银簪,也会想法子弄个铜鎏金的或者别的簪子撑门面。

大明朝女子比前朝晚婚,一般都是十七八才成亲,二十成亲的也不在少数,据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规定。因女子体弱,太早成亲生子并不好。

而寻常人家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许多人都是及笄礼和成亲同时办的。十五成亲,十六生孩,在乡下是很正常的事。

若是周媛没有进京的话,恐怕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她十二三岁时,周老婆子就开始给她相看了。

早在几日前,周媛就发出了请帖,邀请相好的几个姑娘到林府参加她的及笄礼。

到了正日这一,林府打开大门,里外装饰一新,一辆辆马车驶进林府,从马车走下来的女子们巧笑嫣兮,三三两两地走进了林府。

林府的正堂内,几位有名望的夫人正姿而坐,林清霏坐在众人之间,脸上带着得体的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