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小脸满是红晕

“我打算种些旱地作物,谷子、玉茭之类的,玉茭产量很高,应该不愁吃。”

显然,周显瑞早就打算好了。

周媛没有贸然开口。

玉茭最初是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本来没什么人种,后来有一年闹饥荒,稻谷出产很少,人们都是靠玉茭和红薯熬过了那个荒年。从那之后,每家每户几乎都会腾出些地种植玉茭和红薯。

只不过,这玉茭红薯偶尔吃还行,天天吃,实在是受不了。

周媛抿了抿嘴,也学着周显瑞手搭凉棚看向山顶方向。

这里是寡山的东北面,日常光照还算充足,但附近没有水源,以后怕是得挑水浇地。

山上是一大片刺栗树,这玩意儿结的果很多,但果子表面布满尖刺,一个不小心扎到很痛。这刺栗的味道又寡淡,没有其他果子好吃,因此这片刺栗树都没有来摘,一个个毛刺儿挂在枝头,都快要把树枝压弯了。

周显瑞已经开始锄地。

锄地没有诀窍,需要的是力气和耐心。

先将石块挑出来,小小的石块堆在一旁,之后再将大点儿的土块敲碎。

周媛力气小,只能搬搬小石头,还有帮周显瑞把敲碎后的泥块再砸细些。

就这样忙活了小半日,周媛已经累得浑身是汗,小脸满是红晕。

眼看到了正午,周媛打开带来的菜篮子,见里头就只有两三个菜团子,忍不住叹了口气。

“爹,您先吃。”

周媛拿过最大的一个菜团子递给周显瑞,自己则是捡了最小的一个啃起来。

这菜团子是用一些杂菜剁碎后和上米饭和玉米粒做的,没有盐,更没有油,吃起来硬邦邦的不说,杂菜寡淡涩苦,玉米粒还咯牙。周媛吃的很费劲。

周显瑞习惯了这样的饭菜,吃得倒津津有味。

“爹,这才秋天,现在就翻地,是不是早了些?”周媛啃着饭团问道。

“任何事都是赶早不赶晚。这地不够肥,得趁上冻前翻一遍,撒上肥料。这样等来年开种的时候,才能长出好庄稼。”

周显瑞没别的本事,就最会种地,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父女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周媛发现,她爹虽然没念过书,但说起种田时整个人气势都不一样了,自信无比。

也是,他还不到十岁就开始跟阿爷下地,这都十多年了,家里的田地大部分都是他在种着。

周媛想起s的话,装作好奇的样子,问了许多最近几年的气候、田地收成的事情。

周显瑞很是高兴,忘了女儿才五岁,侃侃而谈。

周媛将他的话牢记心中,准备回去跟s仔细商议一番。

这么大一片地,用来种玉茭可惜了。玉茭虽然产量高,但家家户户都有种,就算种出来再多,也很难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那就得留着自家吃。一想到整年都吃玉茭红薯,周媛更加头痛。

下午,周显瑞心疼女儿,没有让周媛再继续干活。

周媛左右无事,就带着小锄头上了山。

寡山她跟周老婆子来过许多次,但每次都是在低头找药草,很少关注这些树。

周媛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四周。

“这里除了刺栗,还真的什么都没。”

脚下都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刺栗果,毛刺特别多,周媛走得很小心,生怕踩到。

“s,这刺栗有什么用吗?”

“这种植树应该叫做板栗,是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果实可以适用,营养价值很高;也可入药,具有健胃、益气、强筋健骨等功效。”

“啊?这么好?”周媛愣住了,“那怎么没人摘来吃呢?”

s的灯光扫过一棵刺栗树,很快开口:“这里的板栗是变种,味道平淡寡味,个头也不够大。”

接着,s又告诉周媛,板栗有南北之分,北方食用板栗较为常见,南方因气候习性,更关注水生作物,如菱角、茭白、荸荠等。

周媛想想也是,这东西就算弄出来人们也不会去买来吃,所以就都荒废了。

不过,纪婶和清姨都在北方生活过,想来应该认识这东西,不如弄些回去给她们尝尝。

周媛很快行动起来。

她先找来一些藤蔓,编成一个简易的箩;又找到一根长树枝,朝较低的树枝使劲拍打;一个个熟透的板栗随之掉落,周媛忙捡起来放进藤萝内,不一会儿就捡了一大堆。

这刺壳她也不会处理,就这么拖着往山下走去。

待回到地里,周显瑞见她吃力地拖着一大箩刺栗下来,吓了一跳。

“元元,你这是做什么?”

周显瑞单脚跳着上前,帮她搬。

周媛抹了把汗,脸上露出明媚的笑:“爹,纪婶有个远亲叫清姨的,昨天跟着回村了,说是要住上一段时间。爹您不知道,清姨可厉害了,她会识字会写诗,还会弹琴画画,就连县老爷都赞叹不绝呢!听纪婶说,要让杰哥跟着清姨念书,我想……我也想去。”

说完最后一句话,周媛巴巴地看着周显瑞。

周显瑞先是眉头一皱,紧接着有些担忧:“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人家?识字念书的,那可都是大人物啊!”

在周显瑞心中,能断文识字的,都是了不得的人,这样的人,看得上他们这样的泥腿子吗?

周媛心中一喜,爹没有反对!

“不会不会,我见过清姨,她可喜欢我了。不过她说念书需要持久,天天都要习字、看书,怕我坚持不下去,还担心家里人会不同意……所以让我先问问您。”

周显瑞松了口气:“那就好。元元你从小就聪慧过人,阿文教你们几个孩子识字的时候,就你最认真。若不是你是个女娃,爹也想送你去念书呢!”

顿了顿,见周媛似乎表情不对,他连忙又说。

“不是爹有偏见,是咱这儿没有收女娃的私塾哇!”

“爹,我知道您疼我。”周媛笑嘻嘻地抱住了周显瑞的胳膊,“也支持我呢!他送了我好几本书,我都小心藏着。就是……不知道阿嬷会不会不同意……”

这才是周媛最担心的。

周显瑞面露愁容,对于老娘的固执和偏见,他也很头痛。

但看着女儿一脸的期盼,周显瑞觉得,就算他再辛苦再累,能让女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就都值得!

“你阿嬷那里,就交给我去说吧!”

周媛这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有阿爹出面,这件事成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不过,她也不会就这样坐等。

“阿爹,我听纪婶说,这刺栗在北方很常见,怎么咱这儿就没人吃呢?我想清姨也是北方人,摘些刺栗送过去给她,她一定会喜欢。”

周媛说完,周显瑞立马来了精神,一把将那一箩刺栗背在背上。

“我们回家去,先把这些刺壳儿剥了。”

周媛“哎”了一声,紧跟其步伐,飞快踏上回家的路。

到家时,周老婆子不在,想来是去菜园了。

周显瑞找出把柴刀,将板栗倒在地上,对准一个砍了下去。

他虽然腿断了,但手上的劲道不减,不一会儿就剖开一大堆板栗。

周媛找来一双手套,戴上后从破开的刺壳里挑果肉。

两人分工合作,很快将一堆板栗都剥了壳。

周媛打来水,将剥出来的板栗洗了洗,装进一个竹篓中。

一抬头,天色已不早了,周媛便打算第二天再去纪家。

周老婆子回来时,见院子里一大堆刺壳,满脸疑惑,正要询问,就被周显瑞请进了屋。

周媛在厨房忙着做晚饭,并不知道二人说了些什么。

但当她送饭菜进屋时,周老婆子阴沉着脸,明显的不悦。

“听你爹说,你想念书?”

周老婆子冷冷问道。

周媛点点头。

“你知不知道,念书要花多少工夫、花多少钱?你又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当官,念书作甚?”

“谁说念书是为了科举当官的?”周媛忍不住反驳,“识字念书,能懂得很多道理,出去做生意,也不怕被人骗。隔壁村的老刘家,卖地的时候不识字,被人诓了,几亩良田当废田一样卖了,后来哭得跟什么似得,阿嬷您忘了?”

周老婆子一愣,虎着脸道:“家里有你一个识字的就够了。”

“阿嬷,念书,是冲着科举当官去的。可您知道科举考试的有多少人么?录取的又有几个?事后能当上官的又有几个?”周媛掰着指头一一问道,“就算最后当上了官,他也不可能在家附近。朝廷有规定,为官要避讳,到时候恐怕他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到时候家里有什么事,能帮得上吗?”

周媛这些话,一下子把周老婆子问住了。

她见识浅薄,自然不懂这些道理。她一心只想着大孙能有出息,对周家来说就是光宗耀祖,却从未想过,周远文一旦考取功名,之后会如何。

这些事,当然不是周媛自己想的,而是她听张大人和周远文说的。

周远文正是考虑这些问题之后,决定留在县衙,从一个书吏做起,待文采、实政都了解之后,再去参加科举。

这些话,他没有跟父母说,自然也不可能跟周老婆子说。

说了他们也不懂。

见周老婆子半晌不说话,周媛才又继续道:“阿嬷,以我们家的情况,只能靠爹,不可能靠的,您别忘了,我们分家了。”

“爹快三十了,种了半辈子地,您希望我也一样,一辈子在田地里吗?好,就算我是女娃,怎样都不打紧,那以后呢?爹是不是要再娶?如果生了小弟弟,又该怎么办?”

周媛说了一大堆,听得周显瑞都满脸震惊。

她才五岁,就已经想得这么远了?

再娶……

周老婆子眼睛一亮,没错,老二没有儿子,罗氏又不知卖到哪儿去了,以后肯定是要再娶的。可以家中如今情况,谁家会把女儿嫁过来?

周媛观察着周老婆子的神情变化,知道时机到了,突然跑进睡的那屋,拿出一个荷包。

“阿嬷,你看这里面是什么?”

周老婆子接过一看,整个傻眼了。

小小的荷包沉甸甸的,里头竟装着两个银锭!

“这、这……”

周老婆子惊得说不出话来。

周显瑞也吓了一跳:“元元,你哪来这么多钱?”

“这是县老爷发的赔偿银,之前我们的凉茶摊子不是被百草堂砸了么?这是赔偿我们的。县老爷是给纪婶的,纪婶分了我一半。”

周媛解释道。

她没有把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这次回来,她就带着十两现银,剩下的换成了银票藏起来。

原本她不想这样,可看周老婆子的态度,若是不拿出点钱来,恐怕她还是会顽固到底。

周老婆子紧紧揣着荷包,心中开始计算起给老二再娶一房媳妇要花的钱。

周媛见状说道:“阿嬷,纪家现在不缺银子,纪叔几日后要去府里给知府大人做事。他们纪家今时不同往日了!那位女先生说过,不收束修,我只是每天花几个时辰过去跟她学上一阵,该干的活不会少。”

周老婆子沉思半晌,见她如此渴望,终于点了点头。

“那好,家里活干完后,你可以去。”

“嗯嗯,我会的。”

周媛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至此,这件事终于定了下来。

周老婆子虽说偏心、固执,但有一点好,她答应的事,不会反悔。

知道周媛打算第二日就去纪家,周老婆子连夜给她准备了许多东西。

拜师,这是件大事。

当初周远文上私塾时,就是正式拜了师的。束修六礼一样没少,每个月还要交一两的束修银子。

时间紧迫,家里也没那么多东西,周老婆子转了圈,拿了些莲子、红枣、红豆,又挑了两块中秋节剩下的肉干;芹菜,菜园子有;龙眼干……院子里不是有一篓板栗么?就拿来充数吧!

第二日一早,周媛穿着干净的衣裳,重新梳了头,身后跟着周显瑞和周老婆子,一同去了纪家。

纪家正在吃早饭,见三人如此隆重前来,都愣住了。

还是纪婶先反应过来,招呼纪叔帮周显瑞把东西放下,又拉着周老婆子进屋。

“大娘没吃饭吧?来来,跟我一道吃吧!”

周老婆子摆摆手:“吃过了来的。今天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

顿了顿,周老婆子看向饭桌上唯一一个她不认识的人。

林清霏端坐在上,身姿挺拔,一手端碗,一手执筷,动作优雅斯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