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原来真正的原因在这儿

也是在那次闹事之后,马庆丰才决定招赘,没过多久就传出他和周显兆一家结亲的事。

虽说是结了亲,但入赘不好听,所以周家一直也没宣扬。甚至于周远武也是在参军之前才知道此事。

“那马庆丰,一定很宠他女儿吧?”

周媛坐在船头,听艄夫说着一些八卦,忍不住感慨道。

“那是,这方圆百里谁不知道马家幺女是出了名的骄纵?马庆丰对她宠得……什么活也不让干,简直当成千金小姐养了。”艄夫摇头晃脑道。

周媛歪头思量片刻,突然想到什么,转头问向周显瑞:“阿爹,我一直不懂,明明大伯娘是马家的,为什么她姓孙不姓马?”

周显瑞犹豫了下才低声说:“你大伯娘的娘,是后来嫁到马家的。你大伯娘不是马家的孩子,是前头那位的。”

“这个我也知道。”艄夫接过话头,“你们说的是马家大房吧?大房的老太爷是现任族长,他前头那位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后过世了,他续娶的是位寡妇,钱家塘那边的,带了个女儿嫁进来的。”

周媛恍然大悟,怪不得,以马家当初的形势,完全没必要跟周家换亲。这是周媛一直想不通的地方,原来真正的原因在这儿!

这一刻,周媛突然有一种直觉,这次的事,肯定和孙氏脱不了干系。

自从周媛回村后,很少再去大伯家。周显兆夫妻俩更是鲜少回来,慢慢的,就连周老婆子都对他们有所怨言。

周老婆子气恼的是,女婿家不和她来往,反而和大儿子家走得近。可对此,周显兆没有丝毫表示,好像视作理所当然一般。

周老婆子总说是孙氏在挑拨,一开始周媛不曾当真,但如今,周媛却开始认真思索其中的可能性。

回到了家,看着一屋子的花生大豆,周显瑞不由犯愁。

大豆倒是经放,可花生若是处理不好发了芽,就坏了。

周媛偷偷回了屋,拿出手机悄声问:“s闪了几下灯:“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是马家,她若和马庆丰联系过,肯定有人看到过;二是县城,可以去了解周显兆一家最近的变故。”

“变故?”周媛愣了下。

“上次周远文来时说得话,你忘记了吗?”s开口道,“因为兵役一事,他们一家三口闹了许久。如今,孙氏和丈夫儿子之间必有隔阂。”

周媛恍然。

“这段时间不去大伯家,了解的情况太少。看来以后还是得常去才行。”

周媛敲了敲脑袋,起身出屋。

家里的人都在忙碌,周媛如往常一样,前往纪家。

纪家如今十分低调。自从纪叔去了宁波府后,纪婶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儿女上。

到纪家时,纪婶正在给纪杰做冬衣。

九月初,天气正是凉爽的时候,周媛只穿着一件单衫,纪解却已经套上了夹衣。

周媛跟他打了招呼,来到纪婶身边,看着她做衣服。

冬衣做起来很麻烦。周媛看着纪婶裁剪布料后,开始填充抓松的棉絮,一层又一层,直到每一寸都填满,才动手缝合。

农家做的冬衣,一般都是填的棉絮,也有少数用的是蚕丝。

兰溪村没有养蚕的,南边的村子有一个村子,几乎家家都养蚕。蚕丝也分好坏,质量不等,价格也高低不均。好的蚕丝都被收购了,差些的蚕丝,他们则会低价处理给其他村子的人。

而这些差蚕丝,会被用来做成蚕丝被或者冬衣的夹里。

周媛有一次见过同村的人做蚕丝被。

小小的蚕茧扔进开水盆里,茧浮在水面上,一旁的妇人动作飞快地将其一个个捞出来,用剪子剪开,将里面的蚕蜕剥出来丢在桶里。

烫过的蚕茧,晾干后,再仔细地抽成细细的丝,搭在手摇纺纱机。慢慢地,一团团的蚕茧,变成了细长的蚕丝。

这些蚕丝很轻,托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用蚕丝做的袄子,比棉袄更轻,也更暖和。

但和羽绒衣相比,蚕丝冬衣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价格太高;其次,制作过程繁琐,光是蚕丝的处理,就要花好几天时间。

想到此,周媛对羽绒衣更添了几分信心。

“纪婶,您有没有去过东升商行?听说那里卖的一种羽衣,又轻薄又暖和。”周媛瞅了个空,开口道。

“是么?羽衣?是什么做的?应该很贵吧?”纪婶随口说着,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减慢。

“您看看就知道了,也不算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