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泥湾!

李辉在侦察连一排的陪同下,乘坐八吨王直奔南泥湾。

这南泥湾位于延安以南40多公里外,是汾川河发源地,面积大概365平方公里公里,与黄土高原的其他地区一样,南泥湾也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地貌,只不过因为水系丰富,这里绝大部分的都被林草覆盖,土壤也是黄土高原比较罕见的水稻土。

不过因为这里常年无人居住,这么好的土壤便都便宜了荒草与荆棘。第二次反攻高潮时期,几十万国军将陕甘宁边区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如此严密的封锁下,边区内的物质日益匮乏,那真是要粮没粮、要油没油,许多战士连鞋袜都没有,往往住着十几个人的窑洞里,却只能看见两三床棉被。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席便在延安发动了大生产运动,1940年冬季,土壤肥沃的南泥湾地区被人发现,经过朱老总的亲自踏勘调查,最终决定将这里定位了延安地区的第一个屯垦地。

1941年春,王胡子的359旅奉命开进南泥湾,他们披荆斩棘,风餐露宿,经过近一年的开荒,广大官兵最终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随着这股大生产的浪潮越来越强劲,不光是士兵和百姓,那些数量众多的进步青年也被组织起来,加入到了这开荒大军之中,越来越对的荒地被开发出来,就连一些满是石头的山头也没被放过,稍微大点的区域就被开垦农田,那些碎片化的小块区域也被见缝插针的种上了地瓜或者土豆,反正是绝不放过一块能耕种的土地,尽量多收一些粮食,减轻根据地的负担。

于是当李辉到达这里时,看到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庄稼,什么稻子、小麦、玉米、高粱、土豆、地瓜、蔬菜、瓜果、棉花……各种作物应有尽有,除了这些之外,那些实在不适合种植庄稼的地方也被人种上了牧草,牛、羊、驴子等牲畜在那里悠然自得的进食,真是好一派田园风光啊!

一听说李辉来了,南泥湾生产队的队长便带着一大票人迎了出来,在相互介绍之后,他们便带着李辉在这片陕北粮仓上逛了起来。

之前没有任何务农经验、可以说连五谷都不分的李辉,东瞅瞅,细看看,对什么都表现出了一副十分好奇的样子。

突然,他看见远处的旱地上被种植着一大片、一大片像野草一样的东西,便好奇的问道:“那是什么,为什么种了那么多!'

一脸憨厚的生产队长连忙介绍到:‘那是草谷子!”

? 李辉瞪着眼睛问道:“草谷子?我怎么从没听说过这种东西,能吃吗?”

生产队长笑着答道:“当然能,这东西是我们这的传统作物,极为耐旱耐寒,生长能力也强,只要种下去,不用怎么管,自己就能长起来。成熟后,不光它的谷子能吃,这茎叶也可以当做牲口的草料,整个甘陕地区的牧民都会在秋收时把草谷子的茎叶晒干,当做过冬时牲口的草料。”

一听说这玩意还可以人畜双食用,李辉顿时来了兴趣:‘那这东西的产量大吗?”

生产队长摇了摇头:“不大,一亩地最多也就能收个几斗,也就是几十斤。不过这玩意胜在好养活,也不挑地,基本上是旱涝保收。”

李辉听到这话,一下就瞪起了眼,一亩地才能收几十斤,这产量也太低了点吧,这样是放在后世,恐怕种子钱都收不回来吧。

虽然李辉看不上眼,但当地的百姓却把这东西都当成了宝贝,在黄土高原,像南泥湾这样土地肥沃的地区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土地都非常贫瘠,别说像水稻小麦这样的精细作物,就算是玉米的产量也少的可怜,所以草谷子这种旱涝保收、人畜两吃的作物,变成了当地百姓种植的首选,产量低怕什么,反正这东西种在哪都能活,又不占好地,多种一点就多收一点呗。

接下来,生产队队长和几位负责搞农业生产的干部又带着李辉参观了其他区域,也向他介绍了南泥湾的一些情况,要说他们是真的不容易了,为了在贫瘠的土地上增加一点点的收成,他们可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不但成立了各种农业科研单位,想要用科学手段提高粮食产量,还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耐旱、高产的作物和牲畜,什么美国黄金玉米、德国的黑土豆、阿根廷的辣椒、澳大利亚的奶牛、荷兰猪等等。

他们的努力也确实收到了回报,在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良种的情况下,那帮绝大多数都是自学成才的农业科学家们,靠着改进传统种植方式,让棉花增产了一成,让每亩的收获达到了50斤左右;小麦也同样增产了一成,每亩可以收获100斤左右。玉米的产量也有不少的提升,每亩的收获达到了80斤。

对你没看错,我也没有少打个零或者公字,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少产量是不是歉收了,当然不是,而且这个产量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民国的产量一直都是很低的,根据记载,民国28年,也就是1939年,宁夏省几种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是:水稻130斤,小麦150斤,大麦170斤,粟米200斤,高粱270斤,黍240斤,豌豆120斤、马铃薯680斤。这样的产量还是因为宁夏省的绝大多数地区的土地都非常肥沃,还有这黄河水灌溉,与之相邻的甘肃省,当年这些作物的平均亩产量连这些数字的八成都不到。而更加贫瘠的陕北地区的农作物的产量连宁夏省的一半都不到。

不得不说,那帮老前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能让南泥湾作物的产量达到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容易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