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晋砥柱

第48章 曲辕犁(一)

“殿下!这曲辕犁按照你的设计,已经由能工巧匠做好了,一共打了6副,按照不同的尺寸!请殿下试用,究竟是哪种尺寸最适合!”

王导一大早就兴奋地找上自己,将六副大小不一的曲犁送到了自己面前!

马玉昨夜本就如同铁犁一般,耕了一夜的地,这一大早又看到了一排六个大小不一的犁头!看来和这犁是怼上了,有缘分啊!

这半月一次,一次半日,虽然神清气爽,也确实是累人!三人一场大战,从天黑直到雄鸡打鸣,方才昏沉沉地睡去!

马玉即使是有异于常人的体力,但今早起来都感到头重脚轻,这姐妹俩更是累的不行!

而王惠风瘫软的如同一滩水一般,大姨子也慵懒的如同小猫一般!在感受到大姨子的古道热肠后,马玉也是第一次破例让她在东宫留宿。

当马玉以实验为由,将大姨子也留了下来,只能是半推半就!

王惠风一开始还放不开,但是在姐姐的感染下,为了早日能够成功,很快就变被动为主动!

想到了殿下所说的话,她早已是深信不疑,既然殿下说这是好时机,自然要倍要珍惜!

这一次,马玉对王缙风也破例了,既然是安全期,而且要让她们信服,自然要是雨露均沾!

但是今日必定是约定好的时间,太子殿下要率领诸位王公大臣一起祭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毕后,殿下还要带领大臣一起亲身耕种,以身示范,劝课农桑!

况且王溧一个孕妇都能去了,她们自然不甘落后!即使都肿的迈不开腿,爬也要爬去!

好在这路上还有一段时间,牛车内还能迷瞪一会!

马玉此刻还是懒洋洋,但是看到这曲辕犁以后,很快就打起了精神!

这些工匠的手艺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多了!中国自古以来是不缺能工巧匠,缺的是这种不断创新改进更新的思想,还有将技术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

还不是因为这些工匠的地位太低了!

这些人可是财富啊,比一般的读书人还金贵,特别是这个手工艺高度不发达的时代。马玉心中已经开始逐步谋划,如何提高这些工匠的社会地位。

曲辕犁是后世唐代期间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使用过曲辕犁,亲身示范农耕以示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马玉前世从小农村长大,那时村里还有鉄犁,对这曲辕犁也有所理解,因而这才想起设计几副曲辕犁看看,到底好不好用!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到了晋朝犁更是已经普及,但是汉代的犁一样,都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

而马玉按照后世的犁设计的这种曲辕犁,转动灵活,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

后来经历宋、元、明、清各代千年的时间,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可见这曲辕犁已经非常成熟,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马玉毕竟不是机械专家,只能凭借着印象,所以只能多试几种看看,不断改进完善,然后再在全国推广!相信有这曲辕犁相助,必定对这农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祭天的祭祀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这不过是普通的祭奠谷神的仪式,并不是一年一次的大祭,因此程序上要简单的多了,也仅仅是马玉这太子来主持!即使如此,马玉都折腾的够呛,在礼部大臣的引导下,诵读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马玉一步步地耐着性子走完了所有流程,而且表现的非常诚心!

古人如此地迷信,这也是他们的信仰和追求所在!马玉虽是国之储君,当今太子,也必须要投其所好,非常尊重这些古人的信仰!。

但马玉毕竟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自然是感到好笑!

若是不努力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即使是天天祭祀五谷神都没有用!这依旧是大灾小难连绵不绝,到处受灾,粮食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

这些事情只能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关键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实干!

若要提高粮食产量,关键还是要大力推广小麦和稻谷的种植,一季冬小麦然后接着一季稻谷,这是最高效的农作物,最高效的生产方式。可惜这两种农作物对农业基础设施要求较高,特别是水稻对水利建设要求非常高。

若是能有玉米、土豆、红薯这几种抗旱好,适应性强的农作物,那就根本不是个事,什么水利建设都不需要了,随便找点旱地种种就行!可惜现在应该还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吧!

明朝以后,中国人口暴增,主要原因就是玉米、土豆、红薯等广泛种植,适应性极强,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可以养活更多人口!

可惜这个时期,这样的美事想都不能想,只能从传统的农作物来考虑。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农作物还是粟,又名稷,乃五谷之长,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小米,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养育了我们的祖先!

粟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因为耐旱,适应性强。而且其茎叶又是牲畜的优等饲料,纤维素少,质地较柔软,为牛、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猪、鸡的良好饲料。

但是这小米大家都知道,不仅产量低,而且不出饭,也不压饿!根本供养不了中原大地越来越多的人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