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晋砥柱

第十章 大宴宾客(二)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这刘元海,世人皆知其文武双全,素怀大志,绝不是甘于人下之人!

先帝在世之时,甚欣赏其才,把之比喻成春秋的由余、汉代的金日磾!王济建议让其统领东南军事,并鼓吹这平吴之事就在旦夕之间。但是先帝并没有同意。

其后还有多次,有大臣上奏要起用刘渊,但是先帝皆未从。那是因为先帝早已看出刘渊绝非池中之物,若是不重用他,他就成不了大气候,若是授予他权力,树立他威望,那么就如同蛟龙得到云雨,再也不是池塘中无法施展本领的小鱼小虾了。

自本朝以来,先后有秃发树机能、郝度元、郝散等夷狄之乱,虽对国内一时造成较大影响,但皆不成气候。但这刘元海,可不是这几个虾兵蟹将可比!不得不防!”

司马乂直接接住司马颖的话茬道。他自然已经看出,司马颖和太子说的是怄气话。

司马颖镇守邺城以来,军国大事熟悉诸多,人也成熟了许多,但司马颖还是年轻气盛,不仅是对太子无礼,这见识也是非常短浅。此人不过是长的漂亮点的笨蛋。

“刘元海在本王帐下为将,向来是老实稳重,并无逾规之事,况且他在邺城之中,并无部属曲从,怎能成事!殿下和长沙王怕是多虑了!”司马颖却也是毫不客气地回讥道。

“此刻天下无事!若是天下有乱呢!”马玉立即反驳道。司马颖当然不知道他后世发生的事情,大晋的万里江山就是葬送在他的部属刘渊及其族人手中。

当然这司马颖刚开始对刘渊也是非常戒备,并没有放行让其离开邺城,只是后来随着司马颖兵败如山倒,从人人尊崇的皇太弟变成了过街老鼠,已经是由不得他了!

司马颖年龄比马玉还要小一岁,从小娇生惯养,少年心性,任性十足,此时看到太子和司马乂两人先后反叽他,连忙就是非常极端地气愤回道:“既如此,本王回去就杀了他!”

在这些王爷眼中,刘渊虽然贵为匈奴单于之后,五部匈奴共奉的首领,但这命不过是草芥一般,找个理由随便都可以杀了!

马玉最厌恶的就是这些王侯贵族随性杀伐,面色气愤地回道:“若是如此草率地杀了刘渊,成都王这是要逼迫五部匈奴造反吗?”

“殿下既不允许杀了这刘渊,又不允许重用这刘渊,不知究竟何意,请明示!”司马颖也是争锋相对回道。

看到两个地位最显赫之人争论,其他王爷自不敢多言,还是司马乂连忙出场打个圆场道,“既然如此,就依殿下所说,绿珠姑娘换大将,也不失为一段风流佳话!”

司马冏等诸多王爷连忙点头首肯。

司马颖、司马乂这两人高下立断!这司马乂同是八王之乱中的所指的八王之一,但是其人却是少见的贤王。

晋武帝是司马炎第六子,在西晋皇族宗室当中,司马乂的能力和素质可谓是比较出色的。

《晋书·长沙王传》记载他“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

这司马颖面若冠玉,风流倜傥,但是面有阴秽之色。按照晋朝的审美来看,司马颖确实长得比司马乂要强,强许多倍。

但是这司马乂比之要高半个头,在诸王中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应该有接近1米9的身高,性格也比较开朗,果敢勇毅。史载其人知礼、守节,既守法又重义。马玉今日一见,司马乂真是甚和其意。

正史中,在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顒、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进攻谋朝篡位的赵王司马伦的时候,司马乂率领封国的军队响应,从背后扫荡司马伦的老巢,展现出秉性中的果断和英武。诸王联合,杀掉司马伦后,司马冏开始专权。

得胜进入洛阳后,司马乂倡义有大功,被封为抚军大将军,领左军将军。不久,迁为骠骑将军、开府,恢复长沙国,改封长沙王。

齐王司马冏在洛阳的专权,引起了司马乂、司马颖两兄弟的不满,也引起了野心家司马颙的不满。他要求身在京师的司马乂为内应,来个一石二鸟之计。冏强乂弱,司马乂必败。他就正好以此为借口讨伐司马冏,学习他的堂叔司马伦除去太子和贾后的机谋,正好将这两王一起灭掉。

未曾想司马乂胆略过人,只有几百人的手下就擒杀了司马冏,控制了政权。司马乂虽然总掌朝中大权,但事无巨细都会向邺城的司马颖报告和询问,以示对其尊重和交好。

司马颖依旧对这样的结局非常不满意,司马顒同样是非常失望,俩人一拍即合,同伐洛阳,打算奉司马颖做皇帝,司马颙做丞相。

而此时的司马乂已是骑虎难下。他的实力太弱。因为司马玮败死之后,司马乂因和司马玮同母,受到牵连被贬,关键那几年没有如同司马颖一样捞到一个镇守大镇的实权,兵多将广,他只有编制内的几百名王府私兵。后来掌握大权,手中掌握的宿卫军,由于经过连续数年的内乱后,早已腐朽不堪。

但即使如此,他几乎做到了。七里涧一战他击破陆机二十万大军,将司马颖打的屁滚尿流。挟大胜之威,他写信给司马颖,希望和平,愿意将手中权力让给他,而司马颖兵多将广,又有司马颙关中军为后盾,自然是不愿意。

司马乂虽然很会打仗,但毕竟洛阳孤城,粮食短缺。司马乂与士卒同甘苦,部队士气很高,实力虽弱,却屡败联军。就在这来回拉锯的时候,另一位野心家东海王司马越粉墨登场了。他乘司马乂在殿中不备时发动兵变,将其俘获,送交联军。

司马顒的大将张方将司马乂捆起来、放在火堆上慢慢烤死。《晋书》上说“乂冤痛之声达于左右,三军莫不为之垂涕。

在八王之乱的八王之中,论个人素质,司马乂应该是最好的。他知兵法,懂军事,能打仗,又没有野心,重义守节,但在司马颖、司马颙两个野心家的夹击之下,司马乂无法掌控局面,最终惨遭灭亡。

志勇双全,人品再好的司马乂也拯救不了晋朝的命运。

八王之乱起于杨家的贪欲,爆发于贾家的贪欲,混乱于诸王的贪欲。十六年后,当这些各怀异志的人物纷纷落幕的时候,中华大地开始了惨痛的百年炼狱史。

这一次,马玉绝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司马乂要重用,成为宗师表率。因此马玉掌握朝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其爵位恢复为长沙王,将其从封国招入洛阳为官,如此知遇之恩,司马乂也是结草衔环。

但此时为了表面上的和谐稳定,自然不能明显指责司马颖。实际上,这么多的王爷,除了屈指个数的几个人外,马玉抱着冲锋枪扫射过去,都不会误伤好人的,但此时自己还未登帝位,声望更远未到生杀予夺的高度,还必须是维护表面上的大面局。

面对气势凌厉的司马颖,马玉始终保持情绪稳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