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裁豪门 > 超强教师

第270章 扩大再生产

詹荣富、马群佐与几位管理人员,按照划定的区域,去查找和联系服装生产厂家,各自忙碌起来。

陈卫红也没有空着。

接连三天,陈卫红早早地就出了门,拒绝了詹荣富安排来带路的工人,委托他向詹荣富说明情况,然后背着挎包走了出去,很晚才回到招待所的房间。

陈卫红在晚上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绝佳的宝地。

在离荣生服装厂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湖泊,湖水清澈,空气清新,环境幽静。钻入林间,几乎是与世隔绝,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喧嚣都市里难得的一方清静之地。

五点过,陈卫红就来到湖边,习武练功之后,就着白开水吃下路上为早起小贩服务摊点上购买的馒头,开始研究“推销员”这一课题。

陈卫红首先依照定量与定性两个维度的标准,对之前三友公司招聘的三十名销售员的表现与业绩进行综合考评,得出单项与综合的结果,并划分出二十个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销售员的学历、在校学习成绩与表现、性格特征、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追踪调查,力图找到对销售员工作表现、业绩与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招聘和培训推销员做好准备。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没有电脑的八十年代,其难度之大,处理之复杂,一般的人无法想像。

第三天下午,陈卫红回到招待所,神情显得有些疲惫,却表现出难以遮掩的兴奋。

随后两天,陈卫红把自己关在招待所,除了吃饭出来一会儿之外,基本封闭着。

詹荣富安排了一名三十几岁的老大姐照顾陈卫红的生活。

这几天,根据詹荣富的要求,这位大姐除了叫陈卫红吃饭,每天往房间送两次水果并做做卫生之外,基本不去打扰陈卫红。

第六天上午,陈卫红有些兴奋地来到荣生服装厂,准备与詹荣富和马群佐聊聊。

马群佐不在,詹荣富把这几天的情况向陈卫红进行了介绍。

这几天,詹荣富等人将阳明市及周边的服装厂都跑遍了,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些国营服装厂,有的把詹荣富他们看作是骗子,根本不予理会。有两个厂的销售部负责人到是与他们初步交流了一下,可是,依然端着国营厂老大哥的架子,对荣生服装厂的业务显得不屑一顾。还有一个厂,面临马上就要停厂的局面,仅依靠租赁房屋收取一点租金勉强给职工发放一点生活费,却也不愿意承接荣生服装厂的业务。

有些街道小服装社愿意承接荣生服装厂的业务,可是,看到他们简陋的设备和老幼搭配的工人,詹荣富等人只好叹了口气,掉头离去。

见此情况,马群佐于昨天返回沿海老家,一方面考察、联系生产厂家,另一方面去详细调查设备情况,为购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准备。

“这两天,我们再次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觉得我们的服装发展前景广阔。.不到一年时间,在西南省就打开了销路。接下来,我们先打开滇南省几个主要的地级市的销路,然后再往周边的几个省份拓展。以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一定要把这事做好。不管是添置设备扩大规模,还是委托生产,总之要提高产能,不仅满足目前的要求,更要考虑多打开几个省份之后的市场需求量。”詹荣富与马群佐看准了这一商机。

“我也是这样看的。仅西南省,我估计明年的销量,至少是今年的两至三倍。按乐观估计,我们能够在附近这五六个省打开市场,年产值将达到……毛利润应该在……”这两天,陈卫红也对此进行过测算,把自己测算的结果说了出来。

“陈主任,你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居然与我们测算的差不多”

“我……只是瞎蒙的。”

“陈主任,你这话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我们有十来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还有厂里专业人员的协助才分析出这个结果,你去随口就说了出来,这其中一定有道理。我知道你深不可测,深藏不露。这里也没有其他人,就别保守了吧,快说说,你有什么秘诀,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简单的概算。对于附近几个省的人口数量与构成,原来读书时学过,根据这几年人口递增和经济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在人口基数的基础上,我概算出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以及不同经济收入层次、学历水平、所处环境的人员概数,结合在对双江、南江等地的调查数据,加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得出上限和下限数量,再取其中数而得。”陈卫红以西南省为例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如何通过概算进行预测市场销量的预测,以及如何取上限与下限。

“啊,还有这门学问啊?那不成了能够掐指一算的诸葛亮了?”詹荣富吃惊地看着陈卫红。

“在数学里面,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基础知识。国外做销售的,都要先经过这个概算,以此确定可能的销量,再据此确定产能和生产规模,据此购置设备和组建生产队伍。对于这些,我也是从书本中学来的,只学了些皮毛,不知道算得对不对,误差有多大?”确实,对于这个概算结果,陈卫红心里也没底。

“陈主任,你太厉害了。你这样的人才,不出来经商真是太浪费了。只要你全身心踏入商海,很快,你的出息将大大地超过我们。”

“谢谢詹老板的鼓励,我这点雕虫小技,真的算不了什么。”

“你就别谦虚了,既然你现在已经从学校出来,以后我们好好合作,在这条路上好好发展。有了你的加盟,我的信心也更足了。”

“谢谢詹老板的信任和扶持。既然你们已经定下了要扩大生产规模,那么,销售这边就应该开始行动了。”

“嗯,你有什么打算?”

“通过这几天的分析,我的想法是……”陈卫红拿出一个本子,把自己这几天整理出来的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向詹荣富进行了介绍。

陈卫红发现,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工作表现,与他们的知识几乎没有关系,与沟通协调、语言表达等能力有一定的联系,却也不是特别大。

通过对比分析,陈卫红认为,对销售人员的业绩真正起根本作用的,是销售员的心态、理念与习惯。朱艳红、辛雨,根本就没有学过营销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是她们的心态阳光积极,内心深处有着一定要把销售做成功的信念,有着把生意做大做强的理念,也有着比较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在遭遇挫折时,不会退却,不会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更不会抱怨他人,而是不屈不挠地继续努力,适时适地针对不同的对象调整方法,改变自己以适应现实,所以,很快取得了成功。

职高生中,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实际的销售活动中,面对与书本中理想世界差距太大的纷纭复杂的现实,感觉学校所学的那些东西,几乎派不上用场,显得迷茫,手足无措。他们在学校是优生,使得他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认真看书学习,死记硬背住更多的知识,就能获得好成绩,就可以取得“成功”。而残酷的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认真看书学习、花费不少功夫记住的这些死知识,却几乎没有什么用。

更为糟糕的是,这些优生在学校时,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们投来的也多是艳羡的目光,心里滋生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进入市场之后,服务对象不知道他们是优生,不理会他们的过去,让他们有了些微的失望。

我们的业务员从事的是推销工作,这是一项充满着失败的工作,往往十次甚至一百次才有一次成功。后进生们,平时受冷落惯了,也经常被嘲讽、遭白眼,遇到了挫折,往往不当回事。而优生则不同,当连续遭遇几次挫折后,就会受不了,情绪恶化,而这,将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好在,这些优生往往更加勤奋,更能吃苦,可以弥补一些他们情绪上的不足,让他们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失意去努力工作。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内心充满着压抑和痛苦,制约着他们的进取与发展。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的孩子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这些原本积极阳光、聪明活泼的孩子,却因为在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段,被强灌知识的教育方式将其光阴误用,被无用的垃圾知识将他们的大脑强占,使得他们还不如没有受过这些教育的学生。所以,在招聘业务员时,我们不要去看他们读书时的成绩,而是首先关注他们的心态是否阳光,内心是否强大,是否喜欢推销员这个职业,能否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是否喜欢抱怨;其次,要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行为,是否愿意与朋友分享成果,是否勇于担当;第三,观察他们的习惯,包括生活、工作和与人交往等,特别是守时、讲信用的习惯;最后,才是销售的技巧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前三点如果优秀的话,最后这一点,虽然很重要,却是很快就可以学会的。”陈卫红将自己拟订的业务员招聘评分标准递给詹荣富。

“太好了,没想到这两天你一个人悄悄地做了这么多事情。”

两人就下一步扩展市场,招聘、培训业务员,以及业务员的待遇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并商定,待马群佐那边有了初步的眉目,马上开始招聘和培训业务员。

前几天,陈卫红在思考滇南省销售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认真反思了三友商行的管理。

三友商行的管理,仅就商行本部的零售业务,没有什么问题。但西南省的荣生服装代理,在管理体制和财务上,却显得有些混乱。

开始代理荣生服装时,陈卫红也不知道这个业务能够发展成什么样,也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只是见子打子地摸索着做,财务制度和管理方案极不完善,基本处于包包帐的状态,很多帐目都不符合规范。业务量不大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随着荣生服装在西南省销售市场的打开,资金的收支量都急剧增大,“包包帐”的管理方式很显然不适应新的形势了,怎么办呢?

陈卫红拟订了一个初步方案,准备回到双江后,与邢勇和唐大姐好好商量一下,从明年元月开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商行进行规范化管理。

接下来的几天,陈卫红开始进行业务员招聘与培训的准备,并去书店和图书馆找来一些资料,开始研究滇南省的地理与风土人情。

过了七八天,马群佐打来电话,告知基本落实了一个生产厂家,是一家台资老板的服装厂。这家服装厂的老板看中了大陆劳动力比较便宜的优势,来大陆投资建厂,所做的业务基本是为国外的品牌服装加工,因而设备先进,产能大且管理也比较规范、严格,对质量更有保证。不足的是加工费用偏高,比自行组织生产,加工费用大约高出一半:“不过,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资金压力,还可以尽快生产出产品。增加的这些加工费,加到成本里面,总的售价会增加一些,但也不会太高,对销售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马群佐让荣生服装厂的生产厂长带着两名技术骨干赶过去,与厂方就生产的细节进行谈判,同时落实布料的生产。

陈卫红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对于女装,另外注册一个或三个商标,使服装的名称具有女性味,切合时尚而又不庸俗。

詹荣富与马群佐同意了陈卫红的意见,并让他提出方案。

陈卫红与詹荣富则开始着手招聘业务员,筹备对业务员的培训事宜。

两人商定,去人才市场,按照陈卫红拟订的评价标准,面向社会优中选优,通过一对一的单独面试和简单的笔试,先招聘二十名业务员。对于招聘对象则不过分关注,有过工作经验的当然好,没有工作经验的,通过培训和实践引导和帮助其慢慢成长。

荣生服装开始扩大再生产。

Back to Top